唐五代湖北文人用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04:43
本文以唐五代52位湖北文人的1491首詩歌和58篇韻文為考察對象,通過對全部1990 個韻段的分析、系聯(lián),歸納出唐五代湖北詩文用韻的韻部系統(tǒng),并對唐五代湖北詩文用韻所反映的通語語音現(xiàn)象和方音現(xiàn)象進行了揭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簡要介紹唐以前的楚語概況和唐人對楚語的看法,并對本文的研究資料和其他相關(guān)問題進行了說明。第二章考察唐五代湖北文人近體詩的用韻情況,歸納出近體詩用韻28 部:陰聲韻13 部、陽聲韻15 部,同時對近體詩的出韻和借韻現(xiàn)象進行了詳細分析。第三章考察古體詩和韻文的用韻情況,歸納出25 個韻部:陰聲韻10 部、陽聲韻8 部、入聲韻7 部。并將古體詩文韻部與近體詩韻部進行比較,著重探討古體詩文用韻中跨部相押的特殊韻例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語音實質(zhì)。第四章主要對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用韻中的上去通押現(xiàn)象進行考察,著重分析這一現(xiàn)象在初盛唐、中晚唐兩個階段詩文用韻中的不同表現(xiàn)及其原因,證明濁上變?nèi)ガF(xiàn)象在盛唐湖北方音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本文的研究可以為湖北方音史的建構(gòu)提供斷代材料,對唐代通語音系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章來源】:安徽師范大學(xué)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唐以前的楚語
第二節(jié) 唐代的楚語和湖北的地理范圍
第三節(jié) 本課題的研究資料和相關(guān)問題說明
第二章 唐五代湖北文人近體詩押韻部類
第一節(jié) 陰聲韻
第二節(jié) 陽聲韻
第三節(jié) 出韻與借韻
第三章 唐五代湖北文人古體詩和韻文押韻部類
第一節(jié) 陰聲韻
第二節(jié) 陽聲韻
第三節(jié) 入聲韻
第四節(jié) 特殊韻例分析
第四章 上去相押與濁上變?nèi)?br> 第一節(jié) 初盛唐時期湖北詩文用韻中的上去相押與濁上變?nèi)?br> 第二節(jié) 中晚唐時期湖北文人用韻中的上去相押
參考文獻
致謝
附:本人在讀期間發(fā)表科研論文、論著及獲獎情況一覽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濁上變?nèi)ヒ娪诒彼慰糩J]. 丁治民. 中國語文. 2005(02)
[2]唐代音義所見方音考[J]. 儲泰松. 語言研究. 2004(02)
[3]唐宋間止、蟹二攝的分合[J]. 唐作藩. 語言研究. 1991(01)
本文編號:3162792
【文章來源】:安徽師范大學(xué)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唐以前的楚語
第二節(jié) 唐代的楚語和湖北的地理范圍
第三節(jié) 本課題的研究資料和相關(guān)問題說明
第二章 唐五代湖北文人近體詩押韻部類
第一節(jié) 陰聲韻
第二節(jié) 陽聲韻
第三節(jié) 出韻與借韻
第三章 唐五代湖北文人古體詩和韻文押韻部類
第一節(jié) 陰聲韻
第二節(jié) 陽聲韻
第三節(jié) 入聲韻
第四節(jié) 特殊韻例分析
第四章 上去相押與濁上變?nèi)?br> 第一節(jié) 初盛唐時期湖北詩文用韻中的上去相押與濁上變?nèi)?br> 第二節(jié) 中晚唐時期湖北文人用韻中的上去相押
參考文獻
致謝
附:本人在讀期間發(fā)表科研論文、論著及獲獎情況一覽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濁上變?nèi)ヒ娪诒彼慰糩J]. 丁治民. 中國語文. 2005(02)
[2]唐代音義所見方音考[J]. 儲泰松. 語言研究. 2004(02)
[3]唐宋間止、蟹二攝的分合[J]. 唐作藩. 語言研究. 1991(01)
本文編號:31627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16279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