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留歐美與留日學生文學觀研究(1900-1930)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13:56
20世紀初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一個留學高峰時期,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幾乎一大半的作家都曾在這一時期出國深造,或者留學歐美或者留學日本,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接受與中國傳統(tǒng)不同的西方現(xiàn)代科學文化教育。學成歸國以后他們又大都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建設(shè)中來,無論是在文學理論還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方面都有豐厚的成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由古典走向現(xiàn)代、真正具有“現(xiàn)代”的特質(zhì)、建立起全新意義上的現(xiàn)代文學體系、并得以迅速發(fā)展和傳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筆者通過考察發(fā)現(xiàn),由于地域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留學歐美的學生和留學日本的學生在文學理論、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上都有著顯著的不同。本文試從文學觀這一角度入手,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留歐美和留日學生進行整體的把握、深入研究和具體的分析比較,詳細說明兩大留學群體文學觀的不同特征、相似之處、背后的原因,及其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影響,從而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留歐美和留日學生做出全面的把握和細致的考察。文章的主要思路和內(nèi)容如下:第一章:分析并闡述留歐美學生文學觀的主要特征。留歐美學生大都認為文學是獨立和自由的,反對任何形式的“文藝載道”,維護文學的獨立品格和審美特征:在文學創(chuàng)作...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歷史回顧:中國近現(xiàn)代留學運動的發(fā)展歷程
二、本文所論及的具有留學背景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
三、選題意義、研究現(xiàn)狀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由與獨立:留歐美學生文學觀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文學本出于至情至性”:堅持文學的獨立性和審美特性
第二節(jié) “文學家永遠不失掉他的獨立”:以人為本、注重心靈抒發(fā)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
第三節(jié) “靈魂在杰作之間的奇遇”:注重審美、崇尚寬容的文學批評觀
第二章 激進與功利:留日學生文學觀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一切文學,都是宣傳”:從工具論和階級論出發(fā)
第二節(jié) “有所為而為之”:在意識形態(tài)規(guī)約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
第三節(jié) 審美的消解:注重社會功能、單一的文學批評觀
第三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文學觀的相似之處
第一節(jié) 在批判與眷戀之間:中國傳統(tǒng)儒釋道文化精神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在憂患與自強之間:民族主義情結(jié)與愛國主義情懷
第三節(jié) 轉(zhuǎn)向與嬗變:留歐美和留日學生中的“另類”表現(xiàn)
第四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文學觀異同的原因或淵源研究
第一節(jié) 多源與一致:留歐美學生文學觀的成因
第二節(jié) “讀的是西洋書,受的是東洋氣”:留日學生文學觀的成因
第三節(jié) “以天下為己任”: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的責任和使命感
第五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貢獻和意義
第一節(jié) 開創(chuàng)與建設(shè):留歐美與留日學生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自由守望:從留學歐美到新月派和京派
第三節(jié) “紅色意義”的生成:從留學日本到創(chuàng)造社和加入左聯(lián)
結(jié)語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容閎的科教思想及實踐[J]. 黃曉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2]中國現(xiàn)代兩大留學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J]. 江勝清. 新聞愛好者(理論版). 2008(12)
[3]簡論中國近代留日學生的特點[J]. 孔繁嶺,申在文.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5)
[4]容閎與晚清官派早期留學生[J]. 周棉. 百年潮. 2006(03)
[5]容閎:中國近代化的卓越先驅(qū)[J]. 李華興.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6]近代中國激進主義思潮研究述評[J]. 俞祖華. 學術(shù)月刊. 2005(08)
[7]留日學生文學與留歐美學生文學異同[J]. 吳建華.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1)
[8]宋健:中國百年留學潮(上)[J]. 招商周刊. 2003(22)
[9]近代留美生留學特點考[J]. 徐曼. 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2)
[10]近代留美生與留日生對中國社會影響之比較[J]. 趙燕玲.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本文編號:3055951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歷史回顧:中國近現(xiàn)代留學運動的發(fā)展歷程
二、本文所論及的具有留學背景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
三、選題意義、研究現(xiàn)狀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由與獨立:留歐美學生文學觀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文學本出于至情至性”:堅持文學的獨立性和審美特性
第二節(jié) “文學家永遠不失掉他的獨立”:以人為本、注重心靈抒發(fā)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
第三節(jié) “靈魂在杰作之間的奇遇”:注重審美、崇尚寬容的文學批評觀
第二章 激進與功利:留日學生文學觀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一切文學,都是宣傳”:從工具論和階級論出發(fā)
第二節(jié) “有所為而為之”:在意識形態(tài)規(guī)約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
第三節(jié) 審美的消解:注重社會功能、單一的文學批評觀
第三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文學觀的相似之處
第一節(jié) 在批判與眷戀之間:中國傳統(tǒng)儒釋道文化精神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在憂患與自強之間:民族主義情結(jié)與愛國主義情懷
第三節(jié) 轉(zhuǎn)向與嬗變:留歐美和留日學生中的“另類”表現(xiàn)
第四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文學觀異同的原因或淵源研究
第一節(jié) 多源與一致:留歐美學生文學觀的成因
第二節(jié) “讀的是西洋書,受的是東洋氣”:留日學生文學觀的成因
第三節(jié) “以天下為己任”: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的責任和使命感
第五章 留歐美與留日學生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貢獻和意義
第一節(jié) 開創(chuàng)與建設(shè):留歐美與留日學生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自由守望:從留學歐美到新月派和京派
第三節(jié) “紅色意義”的生成:從留學日本到創(chuàng)造社和加入左聯(lián)
結(jié)語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容閎的科教思想及實踐[J]. 黃曉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2]中國現(xiàn)代兩大留學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J]. 江勝清. 新聞愛好者(理論版). 2008(12)
[3]簡論中國近代留日學生的特點[J]. 孔繁嶺,申在文.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5)
[4]容閎與晚清官派早期留學生[J]. 周棉. 百年潮. 2006(03)
[5]容閎:中國近代化的卓越先驅(qū)[J]. 李華興.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6]近代中國激進主義思潮研究述評[J]. 俞祖華. 學術(shù)月刊. 2005(08)
[7]留日學生文學與留歐美學生文學異同[J]. 吳建華.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1)
[8]宋健:中國百年留學潮(上)[J]. 招商周刊. 2003(22)
[9]近代留美生留學特點考[J]. 徐曼. 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2)
[10]近代留美生與留日生對中國社會影響之比較[J]. 趙燕玲.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本文編號:30559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5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