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而過—蕭伯納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15:43
英國著名作家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的文學(xué)之路始于小說創(chuàng)作,但取得突出的成就是戲劇!拔逅摹睍r期,他的戲劇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戲劇創(chuàng)作、戲劇演出都產(chǎn)生了沖擊,他還影響了魯迅、茅盾、林語堂、瞿秋白等中國作家。本文以蕭伯納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之間的融合、互動與碰撞,分析他如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中國文學(xué)相遇,又如何只是淺淺地擦肩而過,沒有在中國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從蕭伯納與中國歷史的互動入手,探討以下五個問題:一、1918年《新青年》雜志在預(yù)告要刊發(fā)“蕭伯納專號”之后為什么又沒有兌現(xiàn)?二、蕭伯納的戲劇《華倫夫人的職業(yè)》在中國的演出失敗對中國話劇造成了怎樣的沖擊?三、1933年,蕭伯納來到中國,他到來的價值,怎樣被各方面政治宣傳報道所淹沒?四、蕭伯納對魯迅÷林語堂、茅盾有怎樣的影響?五、蕭伯納與“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之間的政治理念和創(chuàng)作觀念有怎樣的異同?蕭伯納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一次次相遇,卻遭遇一次次挫折。“蕭伯納專號”不能如期付梓;戲劇演出又遭受重創(chuàng);來到中國政治炒作的意義又大于文學(xué)傳播的意義;對魯迅、林語堂、茅盾有一定影響,卻又受時局所囿;與“左聯(lián)”之間的鴻溝...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xué)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背景
1.2 選題意義
第2章 1918,是易卜生還是蕭伯納?
第3章 蕭伯納戲劇在中國的演出遭受重創(chuàng)
第4章 蕭劇演出失敗對中國話劇的沖擊
4.1 本土的回歸
4.2 試驗性、小型化與多元化
第5章 1933—被多方誤讀的中國之行
5.1 來華前的期待
5.2 誰的矛盾
5.3 政治性壓倒藝術(shù)性
第6章 中國之行后,蕭伯納與中國作家共鳴與分歧
6.1 蕭伯納的“幽默”與林語堂
6.2 戲劇改良與茅盾
6.3 蕭伯納的“創(chuàng)造進(jìn)化論”與魯迅
第7章 蕭伯納的費邊主義與“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
7.1 革命與非革命
7.2 階級性與知識貴族
7.3 徘徊在國共之間
第8章 結(jié)論
附錄: 蕭伯納研究資料初編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學(xué)位期間承擔(dān)的科研任務(wù)及主要科研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茅盾與蕭伯納:中英戲劇交流史上的一段情緣[J]. 黃彩文. 河北學(xué)刊. 2003(05)
[2]魯迅與蕭伯納[J]. 高旭東. 東岳論叢. 1993(02)
本文編號:3042978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xué)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背景
1.2 選題意義
第2章 1918,是易卜生還是蕭伯納?
第3章 蕭伯納戲劇在中國的演出遭受重創(chuàng)
第4章 蕭劇演出失敗對中國話劇的沖擊
4.1 本土的回歸
4.2 試驗性、小型化與多元化
第5章 1933—被多方誤讀的中國之行
5.1 來華前的期待
5.2 誰的矛盾
5.3 政治性壓倒藝術(shù)性
第6章 中國之行后,蕭伯納與中國作家共鳴與分歧
6.1 蕭伯納的“幽默”與林語堂
6.2 戲劇改良與茅盾
6.3 蕭伯納的“創(chuàng)造進(jìn)化論”與魯迅
第7章 蕭伯納的費邊主義與“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
7.1 革命與非革命
7.2 階級性與知識貴族
7.3 徘徊在國共之間
第8章 結(jié)論
附錄: 蕭伯納研究資料初編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學(xué)位期間承擔(dān)的科研任務(wù)及主要科研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茅盾與蕭伯納:中英戲劇交流史上的一段情緣[J]. 黃彩文. 河北學(xué)刊. 2003(05)
[2]魯迅與蕭伯納[J]. 高旭東. 東岳論叢. 1993(02)
本文編號:30429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30429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