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語》“樂”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7 02:34
【摘要】:《論語》作為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歷代多有研究,且著作成果頗為豐富。以往學者對“樂”多從藝術(shù)美的角度來論述,對音樂的性質(zhì)特點等做了大量的考證和研究。其實,“樂”還具有重大的社會學意義,《論語》本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治國之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也由來已久。本文研究孔子樂論思想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fā),探究“樂”在孔子的治國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并闡發(fā)它的一般管理學價值及其在對當今社會的指導意義。 音樂自誕生之初就成為維護原始生活秩序和管理社會生產(chǎn)的重要因素,并最終發(fā)展成為古代國家管理體制要素。通過對“樂”字的甲骨文字型研究發(fā)現(xiàn),它最早是一種谷類農(nóng)作物的象征,中國又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因此它與古人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后來,音樂逐漸演變?yōu)榧漓霕肺瑁@時不光是為了慶祝已獲得的豐收,同時也是禱告上天企求賜福,從而得到來年的豐收,這已經(jīng)是生產(chǎn)管理活動中的理念了。最后,經(jīng)過夏、商、周三代的漫長歷史過程,“樂”發(fā)展成為國家體制中的重要要素,周公將其與“禮”一同納入周代國家管理體系中最核心的“禮樂制度”中。從此,“樂”名正言順地成為古代國家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孔子在此基礎(chǔ)上,繼承和發(fā)揚了前代的思想成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樂論管理思想。音樂作為一種國家管理體制時,最能體現(xiàn)孔子管理思想的根本性質(zhì),即“和治”思想。與單純地追求標準和秩序不同,和治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中和”、“和諧”。這個和諧既是個人之和,也就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完善,要提升到理想的人格境界,不是僅僅靠道德的訓誡、禮的強制和刑法的規(guī)范所能達到的,,從感化人心來說,音樂正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即“成于樂”;同時也是群體之和,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單個人無法生存,如何能在保持個體的獨立性的同時,又能維系社會群體的和諧穩(wěn)定便顯得尤為重要。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教化的手段,禮制和法規(guī)只能規(guī)范人的外在行為,而音樂藝術(shù)則不假外物,直指人心,唯其如此才感人致深,更容易被人們接受。 孔子樂論的所體現(xiàn)的和治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同時它又有巨大的現(xiàn)實價值,與西方現(xiàn)代管理思想相比,仍然有其獨到之處?鬃臃浅V匾暪芾眍I(lǐng)域中人的情感價值,不光注意約束人的外在行為規(guī)范,還重視管理領(lǐng)域中人的心理行為,重視整體社會情感的塑造。這種管理概念的提出,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極有指導意義的。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子:《論語》(四):里仁[J];法語學習;1998年06期

2 蔡英杰;《論語》一則[J];古漢語研究;2000年02期

3 溫泉;孔子“寫”《論語》?[J];文學自由談;2001年04期

4 曹瑞芳;《論語》疑問句中疑問語氣的表達手段[J];語文研究;2002年04期

5 張信;論《論語》的主要作者[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6 隴人;《論語》三則[J];語文世界(初中版);2002年04期

7 ;開心頻道[J];時代教育;2004年10期

8 毛大成;從《論語》看中國文字的對偶美[J];閱讀與寫作;2005年05期

9 程邦雄;《論語》中的稱謂與避諱研究[J];語言研究;1997年01期

10 楊鳳麟;《論語》評說[J];邯鄲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國;;《論語》札記[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讀《論語》之后[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廖名春;;《論語》與中國思想史研究[A];國學論衡(第五輯)[C];2009年

4 錢遜;;修身為本:《論語》的核心精神[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七輯)[C];2010年

5 肖鷹;;從“求真悅學”到“視學為術(shù)”——“于丹現(xiàn)象”批判[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6 孫丹楓;;淺析龐譯《論語》之特色——龐德個性化解讀對《論語》譯本翻譯取向的決定作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7 杝n

本文編號:26522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522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a8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