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歷史場景
發(fā)布時間:2020-03-28 23:13
【摘要】:本論文在參考、借鑒和整合近年來學術界女性文學批評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點滴想法,試圖通過對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歷程的回顧,系統(tǒng)整理其研究成果,來總結其中的得與失,優(yōu)勢與不足,以及對西方女性主義的借鑒與發(fā)展,以達到促進異質(zhì)文化間的對話與溝通;并通過把握其跳動的脈搏,分析未來的發(fā)展動向,并做理論建構的嘗試。相信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女性文學批評勢必將被世界廣泛承認并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理論澄清。這一部分主要是定位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理清概念,認為不同時期女性文學批評有不同定位,前期趨于中和委婉,后期即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傳入中國后,批評進入否定、解構和破壞性階段,標舉“女性意識”,向男性中心世界發(fā)起攻擊。并區(qū)分了“女性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女性文學批評”及“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這幾個概念。 第二部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興起及發(fā)展衍進。分為四個階段:批評的萌芽,這一時期,尋求批評方法是對傳統(tǒng)的中斷,在找到新的批評方法之前,仍沿用中性批評,是對歷史的一種銜接;批評的勃興,此階段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傳入,中國批評界在積極接受的同時做主動性選擇,試圖使女性主義批評理論本土化;批評的深化,這是一個批評實踐過程,批評界闡發(fā)了女性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批判了文學中的男性中心主義,并構筑女性文學史;批評的拓展:批評界梳理了當代女性文學發(fā)展軌跡,將性別意識與民族意識、種族意識結合起來,在主題上集中于“個人化寫作”批評。在這一部分,還陳述了批評獨特的價值。 第三部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不足。主要有三處:缺乏創(chuàng)新,這是理論建構的困境;“拒絕對話”是批評界兩性說話的一個怪圈;“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批評的死循環(huán)。 第四部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理論建構。針對不足,女性文學批評應立足堅定的駐足點,以“女性意識”和“女性人文主義”為基點,高揚先鋒性,以策略為方法,從宏觀上來建構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理論大廈。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I206.7
本文編號:2605050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I206.7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沖;20世紀9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中的都市女性形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050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0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