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藝術研究》2009年總目錄
[Abstract]:Positive ~
【分類號】:Z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英俊;根深葉茂花自妍——記王肯同志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J];戲曲藝術;1980年01期
2 元;梅、程藝術研究小組成立[J];上海戲劇;1980年01期
3 俞振飛;藝術記錄工作刻不容緩[J];中國戲劇;1980年01期
4 ;北京劇協(xié)成立程派藝術研究小組[J];中國戲劇;1980年07期
5 И·列弗希娜 ,由之;社會學和藝術學[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4期
6 虹賦;為“四化”奮發(fā)工作的會員(一)[J];北方音樂;1981年07期
7 王建明;半幅題詞 一段佳話——茅盾和郭沫若的故事[J];名作欣賞;1981年03期
8 翁思再 ,肖未;在科學與藝術的雙軌上——介紹土力學教授與程派藝術專家鄭大同[J];上海戲劇;1981年02期
9 ;簡訊[J];上海戲劇;1981年03期
10 ;《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問世[J];上海戲劇;198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成果一覽表[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2 呂舟;;紫禁城的文化旅游與文物建筑保護[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二輯)[C];1997年
3 申國俊;;民居建筑藝術研究的追求[A];中國傳統(tǒng)民居與文化(第七輯)——中國民居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4 高大偉;劉瑗;;頤和園磚雕藝術研究[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5 呂舟;;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6 孫冬虎;;從歷史看京劇的現(xiàn)狀與未來[A];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黃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深圳文物資源保護[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會議文件(二)[C];2000年
8 林偉;;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環(huán)境影響要素特點與環(huán)保實施對策[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9 呂舟;;梁思成的文物建筑保護思想[A];建筑史論文集(第14輯)[C];2001年
10 夏青;林耕;;傳統(tǒng)城市文化的共融與再生——天津老城廂地區(qū)建筑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性開發(fā)與利用[A];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德俊 莊美杰;尼泊爾:旅游業(yè)再打登山牌[N];中國旅游報;2000年
2 張燕鷹;第二屆“江澤民文藝理論研討會”綜述[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南云;云南民歌大收集[N];中國文化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曲冠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形勢嚴峻[N];光明日報;2000年
5 蘇海;城市發(fā)展不應以破壞文化遺產(chǎn)為代價[N];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6 ;敦煌和敦煌學同在[N];美術報;2000年
7 崔慶忠;探索國畫當代形態(tài)[N];美術報;2000年
8 記者 盧新寧、楊雪梅;為文物保護與城市發(fā)展“診脈”[N];人民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楊雪梅;留住城市的靈魂[N];人民日報;2000年
10 吳江;探討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城市發(fā)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嶺;藝術功能論[D];暨南大學;2001年
2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3 彭肜;中國佛教藝術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4 吳士新;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5 王麗潔;《妙法蓮華經(jīng)》的一乘思想及其文學特征[D];復旦大學;2005年
6 趙之昂;膚覺經(jīng)驗與審美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郭克儉;豫劇演唱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8 王菡薇;方法與對象[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藝術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黃薇;新文學圖像藝術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強;明清陜商經(jīng)營藝術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2 延娟芹;《晏子春秋》藝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海英;趙本山小品語言藝術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吳曉雋;現(xiàn)代旅游活動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D];浙江大學;2002年
5 董立軍;青州佛教造像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2年
6 王玫;劉禹錫白居易唱和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兵;徽劇藝術研究初探[D];廈門大學;2002年
8 程永山;物理CAI課件設計藝術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張韻春;引導學生課堂提問的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繼東;金庸小說藝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4082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40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