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譯莫言小說研究
本文關鍵詞:葛譯莫言小說研究
【摘要】: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譯者居功至偉,英語譯者葛浩文更是功不可沒。葛譯莫言小說到底以怎樣面貌呈現(xiàn)在英語讀者面前?本文結合例證研究葛譯莫言小說特色,著重考察兩個問題:一,葛浩文在英語譯文中是否"重新講述了莫言的故事";二,葛浩文的譯文是否提升了原作的語言水平,希望能夠管中窺豹,考察葛浩文在莫言小說走向英語世界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莫言小說 葛浩文 英譯
【基金】:2014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課題“新時期小說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文學翻譯的巨大作用得以凸顯。海外學者張旭東指出,“莫言比較幸運,他有個非常有經(jīng)驗的譯者葛浩文,近年每出新作,他都跟進,并通過他的影響力找到大的出版社出版。因此莫言可能是過去一二十年最系統(tǒng)被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籍作家!(張旭東,見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莫言;;我在美國出版的三本書[J];小說界;2000年05期
2 王寧;;翻譯與文化的重新定位[J];中國翻譯;2013年02期
3 侯羽;劉澤權;劉鼎甲;;基于語料庫的葛浩文譯者風格分析——以莫言小說英譯本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濤;;如何敘述新中國的歷史 《共和國往事》與《生死疲勞》對讀[J];上海文化;2011年05期
2 漆福剛;;從《檀香刑》看莫言式的民間立場[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張坤;古風;;當代審美文化視野中暴力現(xiàn)象的學理分析[J];前沿;2011年24期
4 姬鳳霞;解讀莫言《檀香刑》的敘事形態(tài)[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胡燕春;歷史與話語的狂歡——莫言小說《檀香刑》淺論[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王恒升;;論莫言藝術想象的民間資源及其表現(xiàn)[J];齊魯學刊;2011年02期
7 王燕雙;孟樂;;《檀香刑》中的感官[J];青年文學家;2010年01期
8 田松林;;致敬與借鑒——淺析《生死疲勞》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J];青年文學家;2012年03期
9 林志超;窺探幻想和現(xiàn)實融為一體的神奇世界——《百年孤獨》與《豐乳肥臀》的比較解讀[J];瓊州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樊保玲;;莫言小說敘事分析[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顏水生;;歷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說“種的退化”主題新解[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軍;王小川;賴甜;;葛浩文翻譯觀探究[J];外語教學;2007年06期
2 邵璐;;翻譯與轉敘——《生死疲勞》葛浩文譯本敘事性闡釋[J];山東外語教學;2012年06期
3 邵璐;;莫言《生死疲勞》英譯中隱義明示法的運用:翻譯文體學視角[J];外語教學;2013年02期
4 王克非;英漢/漢英語句對應的語料庫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5 羅嶼;;葛浩文:美國人喜歡唱反調(diào)的作品[J];新世紀周刊;2008年10期
6 邵璐;;莫言小說英譯研究[J];中國比較文學;2011年01期
7 張耀平;拿漢語讀,用英文寫——說說葛浩文的翻譯[J];中國翻譯;2005年02期
8 王穎沖;;從“父與子”談《狼圖騰》中的擬親屬稱謂及其英譯[J];中國翻譯;2009年01期
9 胡安江;;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以美國漢學家葛浩文為例[J];中國翻譯;2010年06期
10 劉澤權;劉超朋;朱虹;;《紅樓夢》四個英譯本的譯者風格初探——基于語料庫的統(tǒng)計與分析[J];中國翻譯;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順宏;;痛感的凈化——莫言小說的一個側面[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姬鳳霞;;莫言小說語言變異審美[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王自合;鄭磊;;淺析民俗文化在莫言小說中的作用[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周曉靜;;莫言小說的音響世界[J];小說評論;2011年05期
5 萬鵬飛;;試論莫言小說中的前景化語言[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7期
6 鄭娜;;莫言小說在海外的傳播與接受[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7 馬蘇菲;吳錦華;;莫言小說荷文翻譯隨想——從《蛙》談起[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8 楊歡;;莫言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義[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年05期
9 ;莫言小說改編電影[J];電影世界;2012年11期
10 甘海霞;趙禹;;莫言小說《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分析[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江南;;莫言小說詞語創(chuàng)新得失談[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金駱彬;;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翻譯策略初探[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3 顏水生;;歷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說“種的退化”主題新解[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鄭恩兵;;狂歡情結與民間品性雙重建構下的文化敘事——莫言小說的文化品格[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5 劉廣遠;;狂歡化:莫言小說的話語方式——試論《四十一炮》[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武銳;鹿鳴昱;;莫言小說《蛙》在日本的譯介優(yōu)勢[A];日語教學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2013年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 單守慶;吃:莫言小說中的關鍵密碼[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2 程惠哲;莫言小說的狂放語言與陽剛氣質(zhì)[N];中國藝術報;2012年
3 記者 夏茂盛;首部捷文版莫言小說出版發(fā)行[N];光明日報;2013年
4 李有亮;莫言小說的根性之美[N];解放日報;2012年
5 陳曉明;莫言小說的意義和藝術特質(zh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6 行超 整理;莫言小說特質(zhì)及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可能性[N];文藝報;2012年
7 李曉晨;本報舉辦“莫言小說特質(zhì)及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可能性”研討會[N];文藝報;2012年
8 孫廷友 劉明志 陳曦;品牌文化催生產(chǎn)業(yè)裂變[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3年
9 孫廷友 劉明志 陳曦;臨朐:文化“勁旅”引導產(chǎn)業(yè)“裂變”[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麗;論莫言小說的怪誕表現(xiàn)形態(tài)[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覃婷;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心理底蘊探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3 朱凌;論莫言小說中的兒童書寫[D];揚州大學;2007年
4 朱淑娟;淺談莫言小說悲劇性的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白玉;論莫言小說中的死亡書寫[D];延安大學;2011年
6 顏培賀;莫言小說變異修辭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7 雷瑞福;論莫言小說的高密文化特征[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同濤;三教文化與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申長崴;莫言小說中“肉”意象的文化解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敬濤;莫言小說與后現(xiàn)代主義[D];河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237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102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