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春調(diào)《孟姜女》的形成及其社會價值
本文關(guān)鍵詞:論春調(diào)《孟姜女》的形成及其社會價值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齊長城 孟姜女 秦長城 春調(diào) 社會狀況
【摘要】:《孟姜女》是我國明清俗曲中的精品,它的產(chǎn)生之早、流傳之廣、影響之大無與倫比。春調(diào)《孟姜女》的產(chǎn)生及其廣泛傳播的事實告訴我們,它是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培育出的藝術(shù)之花,是人民心聲的真誠表達。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關(guān)鍵詞】: 齊長城 孟姜女 秦長城 春調(diào) 社會狀況
【分類號】:J616.2
【正文快照】: 在浩瀚如海的明清俗曲中,江蘇民歌《孟姜女》以她那感人的真情和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打動著人們的心,從明初到現(xiàn)代,一直流傳不衰;從南方到北方,幾近家喻戶曉,甚至在清代就已遠傳新疆和中亞地區(qū)。它那優(yōu)美、深沉的曲調(diào)打動著人們的心弦,它那起、承、轉(zhuǎn)、合的結(jié)構(gòu)與古老的審美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光鈺;從鳳陽歌看“同宗民歌”的傳播流變[J];音樂研究;1991年02期
2 易人;長篇敘事吳歌《春調(diào)孟姜女》[J];中國音樂;198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蘊華;從《聊齋俚曲》中“銀紐絲”小曲看明清民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張程剛;;當涂民歌的歷史淵源及音樂形態(tài)特征探微[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王榮;;小議元雜劇“一人主唱”體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4 李小娟;;淺析大巴山石工號子的音樂特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5 倪巧娥;;舞臺上的女俠——《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和《救風塵》中趙盼兒形象分析與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6 李磊;沙素芳;;論《琵琶記》的語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吳東平;;龍骨坡抬工號子的魅力[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1期
8 潘艷;論馬致遠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與雜劇《漢宮秋》[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9 李艷;;17至19世紀中歐戲劇理論比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馮冶冰;中國同宗民歌瑣議[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同鑄;;論“敘事性意境”及其建構(gòu)[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shù)——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顧穎;;論漢畫像樂舞圖的悲劇精神[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謝寶q,
本文編號:7325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73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