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與制度
本文關鍵詞:探源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與制度
【摘要】:宋代的宮廷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承襲了前朝,但宋代統(tǒng)治者對于雅樂的重視,使宋代的宮廷音樂機構的設立同樣重雅輕俗,宮廷音樂走上世俗化與多元化發(fā)展的道路。
【作者單位】: 海南師范大學;
【關鍵詞】: 宋代 宮廷音樂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宮廷音樂始于夏、商,是古代宮廷衍生的產物之一。經過西周、西漢兩朝的發(fā)展后,在唐代達到第三個高峰期。宋代的宮廷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承襲了前朝,但宋代統(tǒng)治者對于雅樂的重視,使宋代的宮廷音樂機構的設立同樣重雅輕俗。隨著管理俗樂的音樂機構教坊最終被廢黜,在南宋時期,宮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心韻;;宋代舞蹈表演形式初探[J];學周刊;2011年04期
2 張云峰;;淺析社會因素對宋元時期音樂發(fā)展的影響[J];青年文學家;2011年09期
3 黃敏學;葉鍵;;明代宮廷音樂管理體制及其時代特征[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陳毅勤;;承德清音會傳承史探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1年03期
5 李富;王文通;田鵬程;;“北方弓箭手”奏響“蒙古汗廷音樂”[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1年07期
6 木齋;;論唐代樂舞制度變革與曲詞起源[J];文學評論;2011年05期
7 徐忠奎;;唐代教坊中的音樂教育[J];民族音樂;2011年03期
8 周文林;;唐代音樂機構概況及其功用[J];飛天;2011年16期
9 張曉峰;;淺析古箏的歷史與源流[J];華章;2011年23期
10 斯日古楞;戈琳娜;;“胡爾”與“胡琴”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涵蓋與指向[J];內蒙古藝術;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潘照東;;論蒙元宮廷音樂及其文化藝術價值[A];論草原文化(第六輯)[C];2009年
2 周興燕;;關于“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再度調查淺識[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麻彥君;蒙古族林丹汗宮廷音樂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N];赤峰日報;2011年
2 記者 藺玉堂;避暑山莊宮廷音樂再現(xiàn)[N];光明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孟憲玲;京音樂:空靈古聲誰演繹[N];中國民族報;2004年
4 孟琦;京音樂要“斷弦”[N];北京科技報;2004年
5 錢昊平;智化寺音樂瀕臨滅絕[N];中國工商報;2003年
6 鄭昭;用 商 業(yè) 手 段 發(fā) 展 南 音[N];福建日報;2004年
7 王樹英;印度的音樂[N];中國民族報;2005年
8 夏榆 見習記者 石巖;走到哪里哪里唱[N];南方周末;2004年
9 張伯瑜;樂器與樂隊[N];音樂周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錢鋼;縹緲仙樂古風再現(xiàn)[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衛(wèi)亞浩;宋代樂府制度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福利;遼金元三史樂志研究[D];揚州大學;2001年
3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羅宇佳;高等學校音樂表演專業(yè)學業(yè)表現(xiàn)性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國強;宋代教坊樂制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設置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劉曉燕;唐末五代宮廷音樂與遼承唐樂的研究[D];溫州大學;2011年
3 曹園園;唐代宮廷音樂與道教音樂綜合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紅梅;南朝宮廷音樂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崔萌;大晟府對宋代音樂文化的影響[D];河南大學;2009年
6 邢鑫;中國歷史上的法曲及其曲目的考察[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7 崔競源;北京宮廷音樂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8 阿維雅斯;論“古日哆”藝術特征及其流變[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柘曉燕;宋代市民音樂的繁盛[D];云南藝術學院;2012年
10 孫琳;唐宋宮廷雅樂之比較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5607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56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