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遺保護的魯西南鼓吹樂傳承與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03:26
中華文化在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許多的藝術形式與產物,魯西南鼓吹樂便屬于其中一種。魯西南鼓吹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章以對其傳承與發(fā)展作為根本目標,分析了魯西南鼓吹樂的成型以及當前的發(fā)展形態(tài),對當前的發(fā)展性問題進行了研討,以期為魯西南鼓吹樂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
【文章來源】:藝術教育. 2018,(21)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魯西南鼓吹樂的成型以及當前發(fā)展形態(tài)
(一) 魯西南鼓吹樂的成型
(二) 魯西南鼓吹樂當前的發(fā)展與傳播形式
二、魯西南鼓吹樂的發(fā)展性問題
(一) 魯西南鼓吹樂的審美藝術價值尚未提升
(二) 靜態(tài)保護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三) 動態(tài)保護參與人數較少
三、魯西南鼓吹樂傳承與發(fā)展路徑
(一) 傳承與發(fā)展應以“人”作為思考核心
(二) 應適當進入商業(yè)環(huán)境
(三) 傳播形式應符合時代需求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鄒城市民間民族音樂的瑰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派”鼓吹樂[J]. 馮寧,邊茂春. 山東檔案. 2018(02)
[2]城鎮(zhèn)化進程中山東鄆城南部的魯西南鼓吹樂——以音樂與民間儀禮的共生為視角[J]. 張宗建. 音樂傳播. 2018(01)
[3]“非遺”藝人保護聚焦——以魯西南鼓吹樂的藝人保護為例[J]. 林琳,李云鵬. 民族藝術研究. 2017(05)
[4]國家級非遺項目魯西南鼓吹樂的文化特點——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伊雙來為例[J]. 江靜. 藝術百家. 2016(06)
[5]非遺傳承中邊緣群體的生存狀況與身份呈現——以鄆城縣魯西南鼓吹樂為例[J]. 張宗建.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本文編號:3042150
【文章來源】:藝術教育. 2018,(21)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魯西南鼓吹樂的成型以及當前發(fā)展形態(tài)
(一) 魯西南鼓吹樂的成型
(二) 魯西南鼓吹樂當前的發(fā)展與傳播形式
二、魯西南鼓吹樂的發(fā)展性問題
(一) 魯西南鼓吹樂的審美藝術價值尚未提升
(二) 靜態(tài)保護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三) 動態(tài)保護參與人數較少
三、魯西南鼓吹樂傳承與發(fā)展路徑
(一) 傳承與發(fā)展應以“人”作為思考核心
(二) 應適當進入商業(yè)環(huán)境
(三) 傳播形式應符合時代需求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鄒城市民間民族音樂的瑰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派”鼓吹樂[J]. 馮寧,邊茂春. 山東檔案. 2018(02)
[2]城鎮(zhèn)化進程中山東鄆城南部的魯西南鼓吹樂——以音樂與民間儀禮的共生為視角[J]. 張宗建. 音樂傳播. 2018(01)
[3]“非遺”藝人保護聚焦——以魯西南鼓吹樂的藝人保護為例[J]. 林琳,李云鵬. 民族藝術研究. 2017(05)
[4]國家級非遺項目魯西南鼓吹樂的文化特點——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伊雙來為例[J]. 江靜. 藝術百家. 2016(06)
[5]非遺傳承中邊緣群體的生存狀況與身份呈現——以鄆城縣魯西南鼓吹樂為例[J]. 張宗建.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本文編號:3042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304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