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毓和《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解讀與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13:01
【摘要】:說到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方面的論著,就不得不提汪毓和先生的《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這本書從60年代開始作為教材在中央音樂學院試用,歷經半個多世紀,至今一直作為各大音樂學院和其他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的教材之一,總印刷數(shù)超過十七萬冊,影響了幾代學人。這本書第一次將1840年至1949年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音樂領域的發(fā)展進行了系統(tǒng)而科學的介紹。汪毓和先生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及相關音樂評論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為這個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研究樹立了一座豐碑。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科的發(fā)展中,也經歷了幾次推陳出新、集思廣益的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重寫音樂史”就是一個歷經三十余年討論,不斷有新看法和學術成果涌現(xiàn)的論題。本文對于“重寫音樂史”這一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產生及各方論點、理論成果做了整合,用當代視角去分析“重寫音樂史”在今天的目的與意義!吨袊F(xiàn)代音樂史》共經歷了三次改版,除了內容的修改、增減和章節(jié)的調整之外,也吸納了新的觀點。本文針對在21世紀的今天,如何更全面地解讀這部作品,及其在當代背景下所引發(fā)的思考進行研究;同時對這部論著在半個多世紀產生的影響和學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做一個歸納和討論,也對該書結構的細節(jié)調整、數(shù)據的更新、詞句標點的修改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全文由緒論、正文、附錄和結語四個部分組成。筆者在本論文的敘述中,側重點會放在現(xiàn)當代音樂文化語境中對該書的思考和對它的細節(jié)解讀中。通過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對其意義與影響的分析,折射出音樂、藝術、歷史乃至文化在現(xiàn)當代的發(fā)展形勢和要求;同時將筆者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修辭、標點、數(shù)據錯誤及存疑的問題一一羅列出來,期盼對它的再版提供一點可參考的資料。在此將筆者的研究進行一番探討和分析,恭請大家批評指正。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609.2
本文編號:2601475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飛;;汪毓和先生生平補遺以及青年時期在蘇州的音樂活動[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2 馮長春;;艱難的突圍——“重寫音樂史”史學思潮的回顧與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3年04期
3 留生;;四易其稿 壯心不已——從汪毓和先生《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第三次修訂版)說開去[J];音樂研究;2010年05期
4 張靜蔚;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4期
5 胡天虹;論中國音樂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觀與史學研究——兼談“重寫音樂史”問題的提出[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高洪波;汪毓和《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四個版本的比較分析——“重寫音樂史”相關問題的綜述[J];藝術研究;2003年04期
7 居其宏;史觀檢視、范疇拓展與學科擴張——陳聆群、汪毓和兩篇文章讀后談“重寫音樂史”[J];中國音樂學;2003年04期
8 王軍;對當前“重寫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思考[J];人民音樂;2003年01期
9 陳聆群;我們的“抽屜”里有些什么?——談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研究的史料工作[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馮燦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繼續(xù)深入地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26014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60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