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唱法和西洋唱法的雙向交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陸小兵,陸丹青;西洋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唱法之異同及其他[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石惟正;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聲樂史述[J];中國音樂學;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迪;;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及其風格特點[J];電影評介;2009年07期
2 鄭星華;梁柰;;論南寧國際民歌節(jié)的藝術輻射作用與影響[J];河池學院學報;2007年S2期
3 謝晶瑩;;略述中國民族聲樂之發(fā)展歷程[J];黃河之聲;2008年14期
4 張強;;殊途同歸 有容乃大——中國民族聲樂“多元”語境下的當代話語[J];黃河之聲;2010年02期
5 王永樺;;關于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趨勢的思考[J];劇作家;2009年01期
6 謝晶瑩;;略述中國民族聲樂之發(fā)展歷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10期
7 石惟正;’97全國聲樂論文綜述[J];人民音樂;1998年12期
8 張偉;;“五四”時期中國高師聲樂教育產生研究[J];人民音樂;2011年05期
9 曾衛(wèi)星;中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肇慶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張偉;;論中國近代專業(yè)聲樂教育之發(fā)軔[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露;論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合唱音樂[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喜紅;黃自藝術歌曲及其演唱風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3 韓莉;“三種唱法”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學;2004年
4 張偉;20世紀中國聲樂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唐慧霞;20世紀20-4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發(fā)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莉;論趙元任聲樂作品的民族性與演唱表達[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語;黃自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和聲民族化的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8 吳妮妮;文化轉型中的中國民族聲樂現代性歷程[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莊虹子;改革開放后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fā)展現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武麗娜;抗日戰(zhàn)爭時期音樂在我軍政治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德義;也談一些聲樂上的問題[J];人民音樂;1956年12期
2 張國柱;民族唱法、西洋唱法比較談[J];上海藝術家;1998年05期
3 劉海潮;再議西洋唱法的民族化——對李雙江“中西合璧”歌唱藝術之思考[J];文教資料;2005年32期
4 _5非;新的中W,
本文編號:25594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5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