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聲樂教學的兩種語言
【作者單位】:
【分類號】:J61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芮嶺;斯義桂先生在上海音樂學院講學[J];人民音樂;1980年03期
2 ;歌唱家座談包桂芳聲樂教學小組[J];人民音樂;1980年11期
3 ;全國高等音樂院校學生聲樂比賽在上海舉行[J];人民音樂;1980年12期
4 黃俊蘭;探索聲樂專材教學的新途徑[J];人民音樂;1980年10期
5 杜賓·沃斯太因 ,周敦仁;澄清語言教師感到困惑的幾個基本問題[J];國外外語教學;1980年02期
6 吉澤拉·施密德-舍恩拜因,朱鐘毅 ,應樂平;對德國學齡前兒童英語教學的評價[J];國外外語教學;1980年04期
7 德米特里耶夫;吳佩華;;論男聲高聲區(qū)的“關閉”問題[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8 萊里·雷曼;薛良;;歌者的生理——選自《怎樣唱歌》[J];音樂愛好者;1980年01期
9 倪瑞霖;;及時的養(yǎng)料和水分——聽斯義桂教授講學[J];音樂愛好者;1980年02期
10 瑞霖;;聲樂教學摘語[J];音樂愛好者;198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凡;;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2 肖子力;;試談群眾聲樂教學中的辯證法[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3 莊民權;;聲樂訓練的民族化問題[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4 董振國;;在聲樂教學中怎樣認識歌唱綜合規(guī)律的掌握[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5 陳茉玲;;歌唱呼吸散論[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6 林鴻;;淺談聲樂基礎教學[A];不老的長江——第二屆長江沿岸城市群眾文化發(fā)展論壇論文選[C];2001年
7 徐娟娟;;聲樂教學中的辯證法運用[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8 段友芳;;高師聲樂教師應不斷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9 鄒婉華;;關于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10 李軍;;淺談歌唱音色的訓練[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秦杰;沈湘國際聲樂大賽將辦[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諶強;國際聲樂比賽以沈湘命名[N];光明日報;2000年
3 李飚;萬綠叢中一點紅[N];吉林日報;2000年
4 周玉明;歌劇在中國[N];文匯報;2000年
5 任志琴;素質(zhì)為體 專業(yè)為用[N];音樂周報;2000年
6 鄒文琴;從教學中看歌唱心理的作用[N];音樂周報;2000年
7 河北師范大學音樂系 車文芬;整體性聲樂教學法[N];音樂周報;2000年
8 朱明;簡論歌唱的藝術表現(xiàn)[N];安徽日報;2001年
9 中國音樂學院成人教育部 梁長喜;成人函授教育的新內(nèi)容——“聲樂面授”[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10 單三婭;趙登營的《冬之旅》壯舉[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瑾;論聲樂教育的文化回歸[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于雪艷;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歌曲的分期及其藝術特色[D];河南大學;2002年
3 杜鄉(xiāng);十九世紀德法藝術歌曲審美及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4 蓋文劍;關于舒曼的聲樂套曲《詩人之戀》[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5 劉峽;女中音的歌唱藝術與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健君;論高師聲樂教學中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融入[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包玉姣;聲樂教學中的非技術因素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武霄;聲樂教學語言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9 劉鋒;聲樂教學過程中的情緒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10 陳嶺;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及其在聲樂教學上的價值[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479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54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