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音樂的個案調查與宏觀把握——關于“歷史的民族音樂學”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ethnomusic, which is a discipline methodology, and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folk music" in Chinese music circles and the cognition of related problems. The new research concept puts forward higher demands on the researchers' own knowledge structure, carries on the micro-research of the related topics under the macro-grasp, and promotes the solution of the related academic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necting" and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Even the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cases should have a deeper macro-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onnection as far as possible, so as to avoid more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善武;苦音研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理論課題[J];中國音樂學;2000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逯鳳華;泰山岱廟藏譜《玉音仙范》的相關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善武;加強系統(tǒng)研究 合理解決苦音課題[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聶愛文;解讀《文化模式》[J];昌吉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姚麗娟;侗族鼓樓的象征意義與認同儀式[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趙蓉暉,劉輝;文化人類學理論與語言學問題初探──文化人類學閱讀札記[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5 項陽;論制度與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關系——兼論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J];音樂研究;2004年01期
6 楊善武;黎英海民族調式研究中有待解決的問題——《漢族調式及其和聲》研究之三[J];音樂研究;2004年04期
7 陳心林;生態(tài)人類學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8 石開忠;象征的源起、隱喻及其認同儀式──對侗族鼓樓的象征人類學詮釋[J];思想戰(zhàn)線;1997年03期
9 項陽;;功能性·制度·禮俗·兩條脈——對于中國音樂文化史的認知[J];中國音樂;2007年02期
10 何星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體系[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春霞;電視與中國彝民生活[D];四川大學;2005年
3 廖君湘;南部侗族傳統(tǒng)文化特點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4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朱煒;文化視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劍;卡爾·盧埃林法律職能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王曉帆;中國西南邊境及相關地區(qū)南傳上座部佛塔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楊秀蓮;論人格的文化生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逯鳳華;泰山岱廟藏譜《玉音仙范》的相關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2 葉茜;桂林文化底蘊的審美人類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韓輝;藏族大學生文化認同結構及與自我價值感的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廖詩艷;文化哲學視野里的當代學習環(huán)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文婷;少數(shù)民族文化認同與多元一體化教育[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青山;克里福德·格爾茨對法人類學的貢獻[D];山東大學;2006年
7 周t,
本文編號:24476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244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