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轍吐字方法與民族聲樂教學
本文選題:音樂教育 + 十三轍 ; 參考:《藝術百家》2012年S2期
【摘要】:本文通過對"十三轍"及吐字方法的具體介紹,挖掘其對民族聲樂教學中韻母吐字發(fā)聲的可借鑒價值。從增加發(fā)聲練習元音字母的種類、規(guī)范歌唱者韻母吐字標準到提高歌唱者韻母吐字意識三個方面,昭示十三轍吐字方法對于民族聲樂教學改革及學生學習傳統(tǒng)民族聲樂文化和聲音訓練的指導意義。
[Abstract]:Through the concrete introduction of "Thirteen ruts" and the method of spelling, this paper excavates it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onunciation of vowels in the teach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From three aspects: increasing the types of vowels practicing vocalization, standardizing the standard of the singer's vowel spelling, and improving the singer's awareness of vowel spelling. It show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13 points spelling method for the reform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vocal music culture and sound training for students.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4;G6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有成,陳萬;試論氣質類型與歌唱[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2 金雷;;關于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陳曉敏,王廷玉;淺談心理因素在演唱中的重要性[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楊天君;聲音色彩是情感的外在反映[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張密麗;聲樂表演內心情感發(fā)展的三次級進[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馬良;聲樂訓練的基本順序之原則[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7 陳泓茹;;歌唱意識的心理因素分析[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8 劉曼君;;改革高師聲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實踐能力[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9 王遠;試論聲樂教學中歌唱者的心理素質及其培養(yǎng)[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張小■;聲樂教學必須重視心理心態(tài)的研究[J];音樂研究;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軍;;多彩的旋律——論音樂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穎穎 ;王昆聲樂表演藝術風格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郭小剛;我國漢族民間音樂現(xiàn)狀的三種模式及其社會心理背景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黃鶯;開設聲樂基礎理論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4 蔣琴;鋼琴教學中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訓練[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托婭;試論歌唱藝術的聲與情[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海英;連音(Legato)在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樸薈霖;聲樂演唱風格的趨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容霞;性格特征對聲樂學習及演唱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丹旎;歌唱音色多角度分析及運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胡東冶;我國民族聲樂的傳承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小菲;;試談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J];音樂生活;2006年04期
2 葉曉玲;;音樂教育應當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 曹瑞清;;淺談音樂教育之我見[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2期
4 羅永良;;音樂教育的美育價值探究[J];音樂天地;2009年01期
5 馮杰;;音樂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人格精神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教研);2011年04期
6 蒲英;;音樂格言[J];音樂世界;1992年07期
7 修海林;音樂教育科學的新成果──評何曉兵《音樂與智力》[J];音樂研究;1995年02期
8 晚學;比較音樂教育研討會紀要[J];中國音樂;1998年02期
9 蔣海峰;;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江蘇政協(xié);1998年04期
10 黃韶芳;淺談音樂教育在理工科院校中的作用[J];韶關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苗鴻信;;社會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2 宋慶壘;;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 承擔音樂教育重任——淺談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素質[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時代的重托,歷史的責任——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首次工作報告(2006年)[A];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首次工作報告(2006年)[C];2006年
4 黃麗;;試論我國推進創(chuàng)造性主題音樂教育的幾個維度[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5 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xiàn)途徑[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羅琴;;中美音樂課程標準比較——多元文化音樂教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方楠;;走進網絡社會的高等音樂教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南京師范大學[A];全國音樂藝術院校音樂研究機構與科研處工作會議會議資料[C];2004年
9 陳銘道;;中國音樂學院的“世界民間音樂”教學[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對音樂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學解釋學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實習記者 董大汗;加強特色音樂教育[N];中國藝術報;2010年
2 文竹;孔祥東:功利主義影響音樂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方捷新;讓音樂教育插上技術的翅膀[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安塞縣沿河灣中心小學 劉淵;如何體現(xiàn)歌唱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N];延安日報;2011年
5 高峰;北京啟動“人人音樂教育”普及工作[N];中國藝術報;2008年
6 陶世群;音樂教育要突出“三性”[N];中國藝術報;2006年
7 陳淥;哈師大音樂教育碩果頗豐[N];黑龍江日報;2006年
8 王小寧;世界社區(qū)音樂教育瀏覽[N];音樂周報;2008年
9 王小寧 綜合編譯;世界社區(qū)音樂教育瀏覽[N];音樂周報;2008年
10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師 鄒堅;走民族地區(qū)音樂教育特色之路[N];中國藝術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麗虹;延安魯藝音樂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車新春;19世紀上半葉的德意志音樂文化與民族主義思潮[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5 戴俊超;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社團概論[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6 徐美輝;20世紀湖南音樂家群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敏;鋼琴學習者生涯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吳穎;音樂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9 尹愛青;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勁松;詩性樂教[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紅成;社區(qū)音樂教育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賈曉星;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中國學前音樂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梁a;構建美的教育 實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4 陳映蓉;樂者“樂”也[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謝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香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與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7 曹惟;簡論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胡婷;新時期軍校實施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月紅;普通高校器樂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10 李林林;從奧爾夫與鈴木教學法的比較中看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700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97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