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tài)唱法與學院派聲樂教學比較
本文選題:原生態(tài)唱法 + 學院派聲樂; 參考:《云南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摘要】:原生態(tài)唱法和"學院派聲樂"因地域、民族等的差異而產(chǎn)生的唱法差異,不是唱法科學與否的簡單對立。本文通過對二者之間的關系比較、評價標準、唱法等方面的分析,試圖利用原生態(tài)音樂資源,豐富學院音樂教育,繁榮音樂文化。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singing method and the "academic vocal music"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 and nationality is not the simple opposition of singing science or not.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use of the original music resources, enrich the music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and prosper the music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singing method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分類號】:J61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仲華;;融會貫通 批判繼承 振奮精神——論金鐵霖民族聲樂學派的歷史地位[J];中國音樂;2006年01期
2 李素娥;;“游離”與“扎根”——由“現(xiàn)代民族唱法”與“原生態(tài)唱法”問題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音樂;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原生態(tài)”[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劉冬;;“新民族唱法”的概念、特征和利弊[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劉桂珍;論中國民族聲樂學派——兼論美聲唱法的中國化問題[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喬新建;確立民族聲樂雙重發(fā)展途徑的構(gòu)想[J];音樂研究;2003年02期
5 李萍;;對民族聲樂多樣性發(fā)展的思考[J];人民音樂;2006年09期
6 李閩;;“原生態(tài)”的逆變——從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唱法分類談起[J];人民音樂;2006年12期
7 許毓黎;論中國聲樂的幾種美學精神及其淵源[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8 程琴;深入傳統(tǒng)民間生活是民族聲樂風格多樣化的有效途徑[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喬新建;對民族聲樂風格的哲學思考[J];中國音樂;2002年03期
10 李素娥;;“游離”與“扎根”——由“現(xiàn)代民族唱法”與“原生態(tài)唱法”問題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音樂;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2 閆國芳;鄉(xiāng)土社會視閾下的花兒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3 楊曦帆;“藏彝走廊”樂舞文化選點考察與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楊;西方宗教聲樂體裁及演唱風格的演進[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楊倩;德奧藝術(shù)歌曲發(fā)展軌跡探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6年
3 王t熁,
本文編號:18677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86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