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彝族民歌管窺
本文選題:雷波 切入點:彝族民歌 出處:《四川戲劇》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雷波縣彝族民歌以酒歌居多,還有其他反映人民生活的歌曲,諸如思念歌、打獵歌、出嫁歌等。其藝術特點是音調悠長、瀟灑豪放、節(jié)奏自由,具有彝族特有的個性和風格,所不同的是雷波縣彝族民歌處在藏彝文化交叉帶之上,音樂風格又有其獨特之處。本文在田野采風和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對雷波縣彝族民歌的結構、內容和藝術特點作了一些探討。
[Abstract]:The Yi folk songs in Leibo County are dominated by wine songs, as well as other songs that reflect the life of the people, such as missing songs, hunting songs, and marriage songs.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folk songs of Yi nationality in Leibo County are located on the intersection of Tibetan and Yi cultures, and the music style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Based on the field mining and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Yi folk songs in Leibo County. The content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作者單位】: 西昌學院藝術學院;
【基金】:涼山州民族文化研究基金2010年度規(guī)劃項目《涼山彝族民歌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J60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寶全;中國同宗民歌瑣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徐亞萍;奴隸制社會形態(tài)存在的必然性探析[J];北方論叢;2000年05期
3 龍倮貴;;彝族原始宗教神枝文化略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4 張方玉;試論彝族的宅居文化[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孔令彬;;試論古代彝族婚俗中的陪房現(xiàn)象[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孫鳳芹;龍和;陳菊茜;;重點中心鎮(zhèn)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功能定位分析[J];大家;2012年02期
7 曲木爾足;;試論涼山彝族漆器藝術[J];大家;2012年03期
8 鄭清軍;;吸收——借用——創(chuàng)新——歌曲創(chuàng)作方法論之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植入[J];大舞臺;2011年12期
9 何慮;;女性的歌—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哭嫁歌”[J];大眾文藝;2011年06期
10 穆楊;;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保護[J];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軍平;林耀華學術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白興發(fā);彝族禁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1年
3 李列;彝族研究現(xiàn)代學術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嚴文強;涼山彝族習慣法的歷史流變[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5 李劍;論涼山彝族的糾紛解決[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張婧;新疆出土OI盧文人口買賣文書及相關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占祺;對鋼琴協(xié)奏曲《走進新時代》中鋼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金航;黑土地的歌聲[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弘;劉敦南鋼琴協(xié)奏曲《山林》的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4 趙云梅;涼山彝族的民間權威:糾紛解決中的德古[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羅昊;水西彝族婚姻家庭習慣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許恒;舊涼山彝族家支制度與當下涼山家支問題的關系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0年
7 楚亞麗;山東成武民歌演唱風格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帥紅;白誠仁合唱作品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羅艷;黑彝故事[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田紅萍;中國當代女聲合唱藝術特征探微[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令士;從“丫”看彝族民歌的深層結構及其共性特征[J];音樂探索;1988年02期
2 ;《阿惹妞》(彝族民歌)[J];廣播歌選;2011年06期
3 周川;;一朵初綻的索瑪花——記彝族青年歌手曲比阿烏[J];音樂世界;1982年02期
4 和慶國;寸翊;;論彝族民歌的發(fā)聲演唱技巧[J];民族藝術研究;2006年04期
5 陳練;;四川峨邊彝族婚嫁歌的表演程序及其藝術特征[J];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04期
6 王明貴;《詩經(jīng)·國風》與彝族民歌不存在源流關系[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7 朱葉;;金竹做的竹笛(彝族民歌)[J];中國民族;1962年10期
8 曾令士;;彝族民間音樂簡介[J];音樂世界;1979年11期
9 周志列;楚雄彝族民歌音樂文化特征谫論[J];民族藝術研究;1992年01期
10 和慶國;劉麗娜;;大姚三臺民歌的演唱技巧[J];民族音樂;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克晉;;秦文物的藝術特征及其相關問題(大綱)[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劉君濤;;試論意象派詩歌的理論基石與藝術特征[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3 鐘國富;;璀璨奪目的竹簧工藝——略論江安竹簧工藝源流及其形態(tài)特征[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4 譚家健;;《孟子》散文的藝術特征[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5 劉媛;;鄂爾多斯青銅器的藝術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A];中國·內蒙古第三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藍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藝術特征[A];臺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卜其明;;新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征[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8 巴莫阿依;;鹽源平川訪著名畢摩吉克涅杜——涼山彝族宗教田野考察散記[A];宗教與民族(第貳輯)[C];2003年
9 方岳民;;簡論戲曲的民間藝術特征[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10 王貴祥;;元代城市與宮苑概說[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江澤明 吳啟昌 龍魯者;雷波旅游:咬定目標往前沖[N];涼山日報(漢);2010年
2 本報記者 肖微波 龍魯者 江澤明;登高望遠 芳容乍現(xiàn)[N];涼山日報(漢);2011年
3 本報記者 何萬敏;中國彝族民歌之鄉(xiāng)[N];涼山日報(漢);2008年
4 余忠濤;雷波:扎實推進大春備耕工作[N];涼山日報(漢);2011年
5 吳華昌;雷波溪洛渡還建路取得重大進展[N];涼山日報(漢);2011年
6 余忠濤;雷波:“留守”孩子不缺愛[N];涼山日報(漢);2011年
7 余忠濤;雷波:科技助農增收顯著[N];涼山日報(漢);2011年
8 文宏君;雷波:嚴把教學設備采購關[N];涼山日報(漢);2011年
9 本報記者 梁曉蓓;雷波:規(guī)上工業(yè)實現(xiàn)“雙過半”目標[N];涼山日報(漢);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江澤明;雷波:組建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N];涼山日報(漢);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斌;歐美流浪漢小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徐建平;黃庭堅散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雅梅;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藝術與計算機圖像識別應用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4 朱盡暉;陜西炕頭石獅藝術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07年
5 張自華;溫庭筠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蘭拉成;清代散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明博;多元與邊緣[D];蘭州大學;2011年
8 李波;清代莊子散文評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毛忠;明代弋陽諸腔與民間文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10 尚輝;重構文人畫理想[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怡;中國傳統(tǒng)風俗畫的審美考察[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2 敖淳;肖邦藝術歌曲《請離開我》的藝術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8年
3 盧昱含;賀綠汀鋼琴作品的藝術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雯;葉兆言小說藝術特征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孫鵬舉;論近三十年創(chuàng)作歌曲對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然;新媒體藝術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鄭領娣;淺析四川涼山彝族民歌的藝術特色及創(chuàng)新[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冷紀平;論唐代詠史詩藝術新變[D];青島大學;2005年
9 唐慧霞;20世紀20-4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發(fā)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10 謝泉;唐代七言絕句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269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62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