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前期中國原創(chuàng)弦樂作品的美學特征
本文關鍵詞:20世紀前期中國原創(chuàng)弦樂作品的美學特征 出處:《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原創(chuàng)弦作品 音樂教育 弦樂藝術
【摘要】:20世紀前期中國原創(chuàng)弦樂作品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奇葩。經海外華人作曲家、藝校教學的作曲家及投身革命的作曲家共同努力,使原創(chuàng)弦樂作品百花齊放,爭香斗艷。本文從文藝美學的視角出發(fā),通過分析20世紀前期不同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情況,梳理其美學特征,探索其形成基礎,分析其藝術得失,以期對當代新文化建設具有借鑒作用。
[Abstract]:The original Chinese string music work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re the exotic flowers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poser, composer and composer of art teaching revolution together, so that the original string works All flowers bloom together. fight fight Yan H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mposer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ombing their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exploring its formation basis, and analyzing its artistic gains and loss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new culture.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都市文化”(項目編號:2009JJD840013) 上海市教委重點創(chuàng)新項目“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美學現(xiàn)代性研究”(項目編號:11ZS12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22.1
【正文快照】: 本文所稱的原創(chuàng)弦樂作品是以小提琴為主,包括大提琴、中提琴和在歌曲伴奏中由弦樂擔任重要角色的作品。20世紀初的中國,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掀起了一場破舊立新的熱潮。音樂教育作為新文化的重要部分成為培養(yǎng)青少年的利器。弦樂藝術同樣經歷了從引進模仿、學習借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程征;;涓流雖細 終匯成川——20世紀上半葉“中國風格”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探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錢仁平;1919-1937年間的中國小提琴藝術(上)[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雪峰;;初探中國近現(xiàn)代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特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2 劉麗娟;;詩意的靈魂,音樂的翅膀——《黃河大合唱》評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3 石建宇;;芻議劉天華先生二胡曲《月夜》與《良宵》之異同[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張宇;;以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音樂作品評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吳朋;;芻議圖書版印次“變更記錄”[J];編輯之友;2012年02期
6 周梅;;立足邊疆實際 開辦特色音樂教育——論保山師專音教專業(yè)民樂課的開展[J];保山師專學報;2008年03期
7 杜瑤;;淺談民族唱法的演變過程[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張鑫;;《淺析小提琴演奏中的二度創(chuàng)作》[J];北方音樂;2010年04期
9 孟雁翎;;中國早期藝術歌曲的發(fā)展與時代精神[J];才智;2010年05期
10 侯惠卿;;淺談初中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0年2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林琳;;哈爾濱早期俄僑音樂教育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學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樂融入外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寶龍;20世紀下半葉新疆地區(qū)的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5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6 高潔;中國手風琴音樂藝術發(fā)展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7 秦川;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與演奏的五度關系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8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9 李姝;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建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劉瑩;俄蘇群眾歌曲在中國的傳播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晏文;黎英海歌曲選集[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小燕;論中國早期藝術歌曲對現(xiàn)代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和作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瑩;學堂樂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朱泓陽;對民族歌劇《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敬華;尚德義三首花腔藝術歌曲的演唱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匡秋爽;紅色經典音樂的美育價值與傳承傳播[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安麗;三種唱法及聲樂比賽分類方法的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袁靜芳;“五四”時代優(yōu)秀的民族器樂作曲家、革新家劉天華先生[J];人民音樂;1980年06期
2 又聞;一位鮮為人知的“洋為中用”的現(xiàn)代音樂先驅——為紀念小提琴家司徒夢巖百年誕辰而作[J];人民音樂;1989年02期
3 譚抒真;蕭友梅與北大音樂傳習所[J];音樂藝術;1981年01期
4 黃自;怎樣才可產生吾國民族音樂[J];音樂藝術;1984年04期
5 韓國,
本文編號:13400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34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