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色浪漫》看陜北民歌藝術對電影的感染力
本文關鍵詞:從《血色浪漫》看陜北民歌藝術對電影的感染力
【摘要】:《血色浪漫》是一部很受歡迎的影視作品,其中鐘躍民等一些人的形象讓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都喜歡劇中人物的粗獷仗義以及豪放的性格,還有一點就是陜北民歌對電影的感染力在發(fā)揮著作用。因此本文的側重點就在于研究陜北民歌對于電影的感染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促進民歌藝術與電影藝術的完美結合,出現(xiàn)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
【作者單位】: 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
【關鍵詞】: 《血色浪漫》 陜北民歌 影視藝術 感染力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影視音樂對于一部影視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渲染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刻畫人們性格,推動故事發(fā)展,增強美學特質。以陜北民歌為例,以其粗獷的線條,滲透著蒼勁的力量,包含著灑脫的美學精神,展現(xiàn)出黃土高原獨一無二的厚重樸實的魅力,是漢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其中的號子、小調,尤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振軍;;當代人愛情心理的映現(xiàn)與折射——淺析《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形象[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華;將陜北民歌搬上藝術舞臺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音樂;2005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武麗娜;抗日戰(zhàn)爭時期音樂在我軍政治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芬;張錦標;;陜北民歌在電視中的賣點——電視劇《血色浪漫》中陜北民歌的藝術表現(xiàn)[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李文皓;莘子冬;;《血色浪漫》中的陜北民歌的藝術魅力[J];電影文學;2010年16期
3 陳青;淺析陜北民歌《蘭花花》的風格特征[J];中國音樂教育;2005年05期
4 張支庭;;陜北民歌的魅力[J];延安文學;2006年04期
5 景月親;;歷史的記憶 藝術的訴說——讀《紅色土地上的陜北民歌》[J];人民音樂;2009年01期
6 張莉莉;試論陜北民歌與黃土高原的關系[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7 李海英;;陜北民歌——民族音樂的瑰寶[J];延安文學;2007年04期
8 孫文珍;;傾聽陜北民歌(外一篇)[J];延安文學;2010年04期
9 薛九英;曹柯夢;張曉強;;柴根:陜北民歌的“活化石”[J];音樂生活;2008年05期
10 施雪鈞;;“西漂一族”歌手蒼郎[J];音樂愛好者;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秦;產(chǎn)業(yè)化:陜北民歌發(fā)展的直接動力[N];榆林日報;2010年
2 記者 石志勇;西安成立專門團隊研究陜北民歌創(chuàng)作[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郭偉 蘭天峨 本報記者 牛敏;陜北民歌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N];延安日報;2010年
4 延川延遠中學 馬延婷;讓陜北民歌走進音樂課堂[N];延安日報;2010年
5 記者 劉晶 實習生 李瑋 程瑩瑩;延安市“育英杯”陜北民歌大賽暨陜西省第二屆陜北民歌大賽延安賽區(qū)舉行啟動儀式[N];延安日報;2010年
6 本報駐陜西記者 黃曉峰 通訊員 陶媛;陜北民歌:山丹丹能否依然紅艷[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飛林 本報記者 王淑玲;陜北民歌亟待保護[N];陜西日報;2004年
8 王建瓴;陜北民歌——中國人永恒的記憶[N];陜西日報;2004年
9 特約撰稿 吳志菲;許文斌的“三原色”世界[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10 馬治權;苦難與自由的吶喊[N];延安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亮;陜北民歌合唱形態(tài)及其審美效應[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紅;陜北民歌形成的歷史淵源及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姣;陜北民歌的審美特質[D];西北大學;2011年
4 楊利;近代陜北民歌與陜北社會變遷[D];延安大學;2010年
5 楊婷;方言在陜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與意義[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6 寇利利;陜北民歌演唱方法對當代民族聲樂演唱的啟示[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7 蔣涵;淺談《行路的哥哥莫心焦》的“韻味”[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8 王新惠;試論陜北民歌及其演唱風格[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劉夢;美聲唱法在陜北民歌中的運用[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10 井碧媛;陜北民歌多聲部之鍵盤和聲因素探尋[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575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5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