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恩施民歌小調的時間意識
本文關鍵詞:論恩施民歌小調的時間意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恩施民歌小調體制特點明顯,任半塘先生提出的定格聯(lián)章、普通聯(lián)章、重句聯(lián)章、長篇定格聯(lián)章在恩施民歌小調中都有大量存在!笆麦w”、“五更體”等時序體民歌小調在恩施民歌小調中占有很大比重,這些時序體民歌小調是恩施民歌小調時間意識的最好體現。分析此類時序體民歌小調的體制及內容,可看出恩施民歌小調中包含著濃厚的時間意識,主要體現在自然時間、社會時間及心理時間等方面。而且時間意識與生命意識緊密相連,表現了恩施民眾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心理,反映出恩施民眾的精神世界及其生命體驗,也是觀察恩施地區(qū)社會心理變遷的微觀路徑。論文分為五個部分:緒論對恩施民歌進行宏觀描述和說明,介紹恩施民歌小調的基本情況以及研究現狀,簡述擬解決的問題及文章的基本寫作思路。論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從體制的角度,探討恩施民歌小調對時間的體認和描述。從恩施民歌小調的體制及唱詞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大多屬于時序體,其中“十二月體”、“五更體”等以傳統(tǒng)時令、節(jié)氣、月份、時辰的自然排列為基本框架的創(chuàng)作體式,是典型的時序體民歌小調。第二章分析恩施民歌小調時間意識的具體表現,涉及自然、社會、心理等三個基本維度的時間意識。第三章闡釋恩施民歌小調時間意識所承載的生命內涵,主要體現為恩施民眾骨子里有著一種順應自然、樂享天命、與富于挑戰(zhàn)的生活達成和解的生命觀。結論對文章進行總結,并強調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恩施民歌 小調 時間意識 生命內涵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民族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0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緒論6-10
- 第1章 恩施民歌小調的體制及時間意識10-26
- 1.1 聯(lián)章體與時間意識10-15
- 1.1.1 定格聯(lián)章體10-13
- 1.1.2 其他聯(lián)章體13-15
- 1.2 時序體與時間意識15-26
- 1.2.1 十二月體15-22
- 1.2.2 五更體22-26
- 第2章 恩施民歌小調的內容及時間意識26-37
- 2.1 自然規(guī)律與時間意識26-28
- 2.2 社會秩序與時間意識28-31
- 2.3 心理變化與時間意識31-37
- 第3章 恩施民歌小調時間意識中的生命內涵37-46
- 3.1 自然生命與節(jié)氣37-41
- 3.1.1 十二月與自然生命37-39
- 3.1.2 五更與生命之作息39-41
- 3.2 恩施民歌小調的情感體驗和生命節(jié)律41-46
- 3.2.1 情感體驗41-42
- 3.2.2 生命節(jié)律42-46
-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3
- 附錄 田野考察照片53-5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54-55
- 致謝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云潔;朱春娜;;江西民歌小調的形成、種類與藝術特征[J];農業(yè)考古;2007年03期
2 許孔軒;曾小芽;;民歌小調的特性[J];藝海;2008年04期
3 呂琳;;略論吳方言文化與其民歌小調演唱[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余俊;蘇鳴;;淺議云南民歌小調[J];民族音樂;2010年01期
5 李永密;;恩施太陽河民歌小調研究[J];讀書文摘;2014年06期
6 韓峰;;談東北漢族民歌小調的歷史、地理背景與人民生活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0年10期
7 楊建農;;梅山民歌小調的音樂特點[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8 趙龍;;一斗芝麻撒上天沂蒙民歌“繡”不完[J];廣播歌選;2010年06期
9 宋輝;劉洪連;;扎根泥土的“拉魂腔” 淺析民歌小調對地方柳琴戲唱腔的影響[J];中國戲劇;2013年01期
10 史曉麗;;以《茉莉花》為例——淺析江南民歌小調的藝術美[J];大眾文藝;2012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陶方宣;花兒為什么這樣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2 張合胤 韋仁蘭 冊亨縣文化館;布依族音樂藝術中的奇葩——“勒浪”[N];貴州民族報;2013年
3 杜施然 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音樂系;安徽五河地區(qū)民歌的旋律特色[N];音樂生活報;2011年
4 通訊員 馬翠萍;彌渡彝族母子同時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N];大理日報(漢);2009年
5 通訊員 曹鋒 記者 李嵐;鎮(zhèn)安打造“中國花鼓、漁鼓之鄉(xiāng)”[N];陜西日報;2009年
6 花開泰;臺州花鼓[N];臺州日報;2005年
7 曹鋒 唐仁晉;鎮(zhèn)安申報創(chuàng)建“中國花鼓、漁鼓之鄉(xiāng)”[N];商洛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裴盛玉;津冀區(qū)域文化背景下的民歌小調演唱特征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永密;論恩施民歌小調的時間意識[D];湖北民族學院;2015年
3 張小琳;河南駐馬店民歌小調的藝術風格及演唱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4年
4 王會會;沂蒙民歌演唱風格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5 陳依;論湖南民歌與花鼓戲的借鑒運用[D];云南藝術學院;2015年
本文關鍵詞:論恩施民歌小調的時間意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89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40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