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謙《恢復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18:30
由山東登州文會館學生馮志謙創(chuàng)作完成的合唱曲《恢復志》距今已有一百多年,這首作品無論是在歌詞內(nèi)容的情感表達上,還是創(chuàng)作技法上都領先于同時代的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分析價值與史學價值。本文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以《恢復志》的創(chuàng)作時代為研究背景,以其創(chuàng)作手法為切入點,對作品的曲式結(jié)構、對位手法與和聲等進行分析,總結(jié)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色,并與同時代以及20世紀初期學堂樂歌相比較,揭示這部作品的時代價值。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馮志謙與《恢復志》
二、《恢復志》音樂分析
(一)結(jié)構布局
(二)對位手法
1. 協(xié)和音程為主的對比式二聲部
2. 協(xié)和三和弦為主的對比式三聲部與四聲部
(三)和聲手法
1. 和弦材料
2. 和聲語匯
三、《恢復志》與相關作品比較
1.《西國樂法啟蒙》中“演唱雜調(diào)”分析
2.《圣詩譜》中《第九十七調(diào)》分析
3.李叔同《春游》分析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狄就烈、《西國樂法啟蒙》、《圣詩譜》[J]. 宮宏宇. 中國音樂. 2008(04)
[2]基督教傳教士與中國學校音樂教育之開創(chuàng)(上)[J]. 宮宏宇. 音樂研究. 2007(01)
[3]我國近代早期的“學堂”與“樂歌”——登州《文會館志》和“文會館唱歌選抄”之史料初探[J]. 劉再生. 音樂研究. 2006(03)
[4]我國近代早期“樂歌”的重要發(fā)現(xiàn)——山東登州《文會館志》“文會館唱歌選抄”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J]. 孫繼南. 音樂研究. 2006(02)
本文編號:3098186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馮志謙與《恢復志》
二、《恢復志》音樂分析
(一)結(jié)構布局
(二)對位手法
1. 協(xié)和音程為主的對比式二聲部
2. 協(xié)和三和弦為主的對比式三聲部與四聲部
(三)和聲手法
1. 和弦材料
2. 和聲語匯
三、《恢復志》與相關作品比較
1.《西國樂法啟蒙》中“演唱雜調(diào)”分析
2.《圣詩譜》中《第九十七調(diào)》分析
3.李叔同《春游》分析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狄就烈、《西國樂法啟蒙》、《圣詩譜》[J]. 宮宏宇. 中國音樂. 2008(04)
[2]基督教傳教士與中國學校音樂教育之開創(chuàng)(上)[J]. 宮宏宇. 音樂研究. 2007(01)
[3]我國近代早期的“學堂”與“樂歌”——登州《文會館志》和“文會館唱歌選抄”之史料初探[J]. 劉再生. 音樂研究. 2006(03)
[4]我國近代早期“樂歌”的重要發(fā)現(xiàn)——山東登州《文會館志》“文會館唱歌選抄”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J]. 孫繼南. 音樂研究. 2006(02)
本文編號:30981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0981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