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風琴藝術傳播的基本問題
本文關鍵詞:中國手風琴藝術傳播的基本問題 出處:《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音樂傳播是一切音樂藝術得以推廣、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的必備條件。手風琴藝術進入中國后,隨著異質文化的滲透和科技手段的更新,在傳播主體、傳播客體、傳播媒介等方面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而其傳播方式、傳播類型亦不斷更迭。值得注意的是,手風琴藝術在中國的傳播,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但其本質仍是對蘊含于手風琴背后的其母體文化的認同。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音樂系;
【分類號】:J624.3
【正文快照】: 手風琴這一外來樂器傳入中國已有百余年歷史,一度在中國擁有極高的普及率。在普及的過程中,手風琴藝術的表演形態(tài)愈加豐富,傳播手段呈現(xiàn)多元化,受眾群體成倍增長。手風琴在短短百年時間內(nèi)快速普及的重要因素,是音樂傳播行為的發(fā)生。“傳播”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目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一冰;;第二屆天津國際手風琴藝術節(jié)圓滿閉幕[J];人民音樂;2005年12期
2 閃源昌;參加手風琴考級之所見所聞所感[J];樂器;2005年02期
3 邢彥琴;;談手風琴的入門學習[J];藝術教育;2007年06期
4 韓媛媛;;俄羅斯手風琴音樂的民族特性[J];黃河之聲;2008年17期
5 ;川音手風琴專業(yè)學生在天津國際手風琴藝術節(jié)喜獲佳績[J];音樂探索;2008年04期
6 王曉北;;探索手風琴的多元發(fā)展之路——第三屆中國·天津國際手風琴藝術節(jié)觀后感[J];人民音樂;2009年02期
7 寧;;“鸚鵡手風琴之夜”音樂會舉行[J];人民音樂;2011年05期
8 蔣玲;;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手風琴伴奏通俗化問題[J];大眾文藝;2011年10期
9 謝建洲;;獨特的中國手風琴藝術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年01期
10 牛悅;;淺析手風琴藝術的時代特征[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記者 楊寧舒;手風琴藝術家與樂迷的嘉年華[N];黑龍江日報;2010年
2 解嵋;手風琴熱在大城市降溫[N];中國藝術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孟綺;手風琴期待中國風[N];音樂周報;2008年
4 石一冰;第二屆天津國際手風琴藝術節(jié)閉幕[N];音樂周報;2005年
5 劉金玉;手風琴藝術發(fā)展探索新路[N];音樂周報;2007年
6 李瑾;第八屆國際手風琴藝術節(jié)閉幕[N];音樂周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楊寧舒;用音樂品牌打造文化名城[N];黑龍江日報;2010年
8 侯麗;北京東城區(qū)文化館:創(chuàng)新開展活動新模式[N];中國文化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健婷;中國手風琴藝術社會功能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周婷婷;論我國當前社會形態(tài)中手風琴藝術的邊緣化態(tài)勢[D];西南大學;2010年
2 楚笑明;21世紀以來中國手風琴藝術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互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輝;手風琴藝術的中國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丹;論我國手風琴藝術創(chuàng)作的民族化特征[D];四川音樂學院;2011年
5 宋洋;論我國手風琴藝術的民族化之路[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356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33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