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知識型視野下的古典主義和聲
本文關鍵詞:“表征”知識型視野下的古典主義和聲
更多相關文章: “相似”知識型 “表征”知識型 分類 秩序 同一——差異性 古典調性和聲
【摘要】:17、18世紀,西方思想家們對將不準確的、模糊的"相似性"作為知識源泉的思維原則展開了批判,"表征"知識型(representation)逐漸取代了"相似性"(resemblance)知識型成為知識的主要構形基礎。通過區(qū)分和比較發(fā)現事物之間的差異及同一,通過區(qū)分和比較形成分類,最終建立起某種嚴格的秩序,進而達到知識的確定性。古典調性和聲的配置邏輯暗合了"表征"知識型的構型原則,無論是大小調的織體形式,還是自然音和聲體系、半音體系、和弦外音的分類原則和配置邏輯,以及古典奏鳴曲式的調性配置邏輯,均建立在以同一——差異性為基礎的"表征"知識型的構型原則之上。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關鍵詞】: “相似”知識型 “表征”知識型 分類 秩序 同一——差異性 古典調性和聲
【基金】:2013年度文化部藝術學科研究項目《西方和聲發(fā)展的哲學——美學闡釋》(項目編號:13DD2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14.1
【正文快照】: 一、“表征”知識型——古典主義調性和聲的配置密碼西方大小調調性和聲體系是經由文藝復興時期的調式和聲體系演化而來,至巴羅克時期基本成型,在古典主義時期則形成了完善、成熟的樣態(tài)。對我們而言,古典主義時期的調性和聲是一個熟悉的事物,有關的研究文獻已相當豐富。然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樂樂;古典主義時期中的早期維也納交響樂派定義及代表人物[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王奔;;試論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張玲;;大眾音樂趣味的轉化——圍繞古典主義時期德國社會環(huán)境對音樂的影響[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9期
4 李廣;;淺談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10期
5 王博;;德國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發(fā)展特點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Z1期
6 武君;胡洪泉;;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J];黃河之聲;2007年15期
7 武君;胡洪泉;;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07期
8 武君;胡洪泉;;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J];黃河之聲;2008年08期
9 宋彥斌;;“理智與情感的碰撞”——淺析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風格特征[J];懷化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黃小倩;;簡論古典主義時期莫扎特和他的《安魂曲》[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謝愷;西方前古典主義時期器樂創(chuàng)作的梳理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曾雅歡;歐洲音樂贊助制在古典主義時期的演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3 黃小倩;從莫扎特《安魂曲》看古典主義時期的合唱[D];西南大學;2010年
4 馬麗;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演奏風格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141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01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