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昆曲藝術在南京的生存軌跡與傳承發(fā)展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in Nanj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Nanj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Kunqu Opera, as the world's first "or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is described. The tortuous road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Nanjing. Through the regional study of Kunqu Oper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Nanjing, further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Kunqu research in Jiangsu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and seeks the way of prosperity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Kunqu Opera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星琦;;藻雪焚香品幽蘭——讀《中國昆曲藝術》[J];出版廣角;2006年02期
2 月河;;2009·蘇州:中國昆曲華麗轉身——觀中國第四屆昆曲藝術節(jié)有感[J];劇影月報;2009年03期
3 阿杜;;蘇商給力 昆曲文化當代傳承[J];時尚北京;2011年04期
4 崔琦;;潛心打造曲藝精品[J];曲藝;2008年04期
5 王安葵;;十年樹“昆”[J];藝術評論;2011年06期
6 ;昆曲研習社恢復活動[J];上海戲劇;1979年01期
7 ;全國政協(xié)京昆室和昆曲界攜手保護扶持昆曲藝術[J];中國京劇;2004年06期
8 張泓;;《典藏》,昆曲新“家當” 論《昆曲精編劇目典藏》特色及文化意義[J];上海戲劇;2011年06期
9 顧斌;;昆曲的亮色[J];蘇州雜志;2003年03期
10 莊培成;;理解·奉獻·求索——一個昆曲從業(yè)者的心聲[J];劇影月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仕豪;;蘇州園林引入昆曲藝術讓國寶發(fā)揚光大[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11年論文集[C];2011年
2 丁修詢;;論京昆之別[A];京劇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暨京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3 翁國生;;從戲曲演員走向戲劇導演[A];中國戲劇梅花獎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吳天行;;序二[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5 林為林;;從《張協(xié)狀元》說起[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6 周傳家;;我所看到、感受到的《張協(xié)狀元》[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7 ;授予昆劇《張協(xié)狀元》“中國戲曲學會獎”的通知[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8 永青;;昆劇《張協(xié)狀元》2001北京座談紀要[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9 沈祖安;;為新本《張協(xié)狀元》喝彩[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10 王恂;;古老南戲綻奇葩——喜看《張協(xié)狀元》[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方;給昆曲傳承插上夢想的翅膀[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馬子雷;海峽兩岸共推昆曲進課堂[N];中國文化報;2011年
3 演講人 劉禎;昆曲與文人文化[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4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安裴智;傳承昆曲不能走商品化之路[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5 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教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翁敏華;昆曲:非夢遺花拾年間[N];文匯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成長;昆曲劇目傳承 前路猶長[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王會 通訊員 王東;王圪W宓睦デ鎇N];農民日報;2011年
8 周傳家;天然風韻 本色自然[N];中國文化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宮春麗;情系昆曲 無悔人生[N];中國改革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明慧;感謝昆曲給了我太多財富[N];中國改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斌;近現(xiàn)代昆曲教育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2 朱夏君;20世紀昆曲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
3 鄭錦燕;昆曲與明清江南文人生活[D];蘇州大學;2010年
4 柯凡;昆曲在當代的傳承和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5 朱琳;昆曲與近世江南社會生活[D];蘇州大學;2006年
6 朱俊玲;昆曲在北方的流傳與發(fā)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齊靜;會館演劇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周立;意義生產與社會行動[D];復旦大學;2010年
9 張春娟;晉商、移民與戲曲[D];上海戲劇學院;2013年
10 潘妍娜;“回歸傳統(tǒng)”的理念與實踐[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經華;昆曲在安徽的流傳與變異[D];安徽大學;2010年
2 劉婭靜;當代昆曲傳播的媒介圖景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嶠U,
本文編號:22178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1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