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戲演唱基礎(chǔ)對提高湘籍女歌唱家演唱能力的作用
本文關(guān)鍵詞:湖南花鼓戲演唱基礎(chǔ)對提高湘籍女歌唱家演唱能力的作用
【摘要】:花鼓戲是湖南地方戲曲的代表性劇種,歷史悠久,是融音樂、戲劇、舞蹈為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shù),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它的曲調(diào)輕快活潑、聲韻優(yōu)雅、語言夸張生動、表演樸實明快、風格詼諧幽默,受到了廣大湖南人民的喜愛;ü膽虻挠柧毞椒ǹ茖W嚴謹,獨具特色,在呼吸方法、歌唱共鳴、咬字吐字、表演等方面都對湘籍女歌唱家練就扎實的演唱基本功有著深遠影響。
【作者單位】: 湖南女子學院藝術(shù)表演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2014年度湖南省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一般項目《中國民族聲樂之湖南現(xiàn)象的研究》資助課題階段成果,課題編號:14C0593
【分類號】:J617.5
【正文快照】: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花鼓戲悄無聲息的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的湘籍歌唱家,她們活躍于中國民族聲樂大舞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湖湘音樂文化,領(lǐng)略花鼓戲風采,也因此引發(fā)了我對花鼓戲中關(guān)于潤腔、氣息、共鳴、咬字、表演等方面的好的訓練方法對提高湘籍女歌唱家演唱能力的作用的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暢;;湖南花鼓戲音樂歷史沿革及其發(fā)展的思考[J];歌海;2009年06期
2 錢潛;;試論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湖南花鼓戲[J];藝術(shù)教育;2009年04期
3 沈暢;;漫談湖南花鼓戲中的民間文化[J];藝術(shù)評論;2010年06期
4 范正明;;湖南花鼓戲的發(fā)展歷程、當今現(xiàn)狀及未來展望[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2年11期
5 何冬保;湖南花鼓戲的前途[J];戲劇報;1956年10期
6 陳剛 ,劉乃崇;談?wù)労匣ü膽虻摹度餅场穂J];戲劇報;1958年12期
7 王督;湖南花鼓戲《兩個黨員》評介[J];戲劇報;1959年04期
8 任畏;《修泵會》(湖南花鼓戲)[J];戲劇報;1963年12期
9 ;湖南花鼓戲[J];人民戲劇;1979年04期
10 李武華;湖南花鼓戲音律考察及后記[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漣;戲曲動漫:挖出富礦 找到市場[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記者 張衛(wèi)華;嗩吶吹兩省 雞鳴聞三鎮(zhèn)[N];湖北日報;2012年
3 符亮堂 李志國;軍地文化嫁接育新苗[N];戰(zhàn)士報;2011年
4 記者 易鑫;戲曲動畫走進湖南校園[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潘伊川邋韓慶;當戲曲遇上動畫[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6 呂育忠;意蘊雋永 沁人心脾[N];中國文化報;2003年
7 郭漢城;推動戲曲前進的時代步伐[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季國平;現(xiàn)實題材劇目創(chuàng)作現(xiàn)狀[N];文藝報;2006年
9 記者 范步;“五個一工程”獲獎劇目全國巡演在我省啟動[N];湖北日報;2010年
10 安葵;在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中弘揚主旋律[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譚真明;湖南花鼓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建;湖南花鼓戲唱詞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2 賀魯湘;論湖南花鼓戲的發(fā)展與推廣[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匡泓錦;湖南花鼓戲《洗菜心》探源及版本比較[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4 周娣;湖南民歌與湖南花鼓戲的演唱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5 王思思;湖南花鼓戲潤腔特點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6 許潔;湖南花鼓戲潤腔特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田;論湖南花鼓戲與“民歌湘軍”的不解之緣[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賓蕾;湖南花鼓戲花旦唱腔特點探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林琳;淺析深受湖南花鼓戲滋潤的湘籍歌唱演員[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10 曾比翼;論花鼓戲唱腔在湖南民歌演唱中的特征[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2086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0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