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中的阿瑪蘭妲:愛的無望與性的缺失
本文關(guān)鍵詞:《百年孤獨》中的阿瑪蘭妲:愛的無望與性的缺失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前俄狄浦斯情結(jié) 感情轉(zhuǎn)移 自戀 壓抑
【摘要】:本文通過對《百年孤獨》中阿瑪蘭妲形象的分析,試圖還原一個不被外人知曉的、全新的阿瑪蘭妲形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心理學為依托,考察人物事件,梳理產(chǎn)生這些行為的心理誘因,通過事件、行為、心理的綜合考量,對阿瑪蘭妲這一形象進行辨析,推翻關(guān)于她的固有印象。筆者通過分析四對主要人物關(guān)系,得出阿瑪蘭妲的兩個基本概念:無望的同性之愛與性缺失下的變態(tài)傾向。同時,分析了阿瑪蘭妲的自戀情結(jié),以及高傲與自尊,使阿瑪蘭妲的形象更加豐滿。
【關(guān)鍵詞】:前俄狄浦斯情結(jié) 感情轉(zhuǎn)移 自戀 壓抑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75.07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1
- 一、 研究背景8
- 二、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之處8-9
- 三、 主要研究內(nèi)容9-11
- 第一章 以恨為表象的愛11-24
- 一、 孤獨的童年與闖入者帶來的改變11-12
- 二、 前俄狄浦斯情結(jié)階段12-14
- 三、 失去的恐懼與罪疚感支配下的壓抑14-24
- (一) 麗貝卡愛情曝光——阿瑪蘭妲愛誰14-18
- (二) 前意識合理化——轉(zhuǎn)向克雷斯皮18-20
- (三) 超我的懲罰與潛意識罪疚感20-24
- 第二章 無望中的轉(zhuǎn)移與慰藉24-30
- 一、 與克雷斯皮感情分析24-27
- 二、 與馬爾克斯感情分析27-30
- 第三章 壓抑下不能滿足的原欲30-34
- 一、 不倫之戀30-32
- 二、 故事最后的隱喻32-34
- 結(jié)論34-35
- 參考文獻35-37
- 致謝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蜀鄂 ,唐兵;論中國新時期文學對《百年孤獨》的接受[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2 胡小林,張愛民;鏡子的魔術(shù)——談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藝術(shù)特征[J];棗莊師范?茖W校學報;1996年01期
3 余明芳;孤獨導致絕望與民族的覆滅──淺析《百年孤獨》主題之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4 敬曉星;魔幻與現(xiàn)實——論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5 戶曉輝;論《百年孤獨》的時間意識[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6 趙兵;淺論魔幻時間在《百年孤獨》中的作用[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4年01期
7 王正蓉;《百年孤獨》的史詩氣質(zhì)[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8 劉浩;《百年孤獨》之悲劇意蘊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9 偶語;翻書記: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J];科學之友;2004年10期
10 李翠云;;矛盾動態(tài)的孤獨主題——簡析《百年孤獨》[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田祥斌;;南北美洲交相輝映的兩朵藝術(shù)奇葩——論《百年孤獨》與《所羅門之歌》的成功與魅力[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微;;論《百年孤獨》中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 許志強;;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變法[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一安;《百年孤獨》從未被退稿[N];中華讀書報;2003年
2 記者 楊秀蘭;準備了40年的一部書,中國式的《百年孤獨》?[N];嘉興日報;2008年
3 首席記者 陳熙涵;正版《百年孤獨》終于來了[N];文匯報;2011年
4 ;《百年孤獨》首獲中文版權(quán)[N];烏魯木齊晚報(漢);2011年
5 深圳報業(yè)集團駐京記者 陸云紅;“痛并快樂地翻譯《百年孤獨》”[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路艷霞;《百年孤獨》生日當天重返中國[N];北京日報;2011年
7 陳眾議;《百年孤獨》何以暢銷[N];人民日報;2011年
8 深圳商報駐京記者 田泳;正版的《百年孤獨》來了![N];深圳商報;2011年
9 韓浩月;《百年孤獨》還將“孤獨”下去[N];深圳商報;2011年
10 陳華文;不再孤獨的《百年孤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紅艷;論《百年孤獨》的寫作張力思維[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2 烏云高娃;《祖先》與《百年孤獨》的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3 楊紅艷;生態(tài)視域下的《百年孤獨》[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冷國輝;《百年孤獨》的空間敘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蘇洋;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時間觀念的文化意蘊[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王q.;《百年孤獨》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解讀[D];浙江大學;2013年
7 張金蕾;在沖突與融合中尋找個性的“自我”[D];暨南大學;2005年
8 萬潔華;《百年孤獨》與《幽靈之家》的女性形象比較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9 袁婷;拉丁美洲文明的縮影[D];蘭州大學;2011年
10 于鯨;后現(xiàn)代主義的回響:《百年孤獨》與’1985尋根小說[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7924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9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