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小說《甜菜女王》的復調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15:40

  本文關鍵詞:論小說《甜菜女王》的復調特征


  更多相關文章: 路易絲·厄德里奇 《甜菜女王》 復調特征


【摘要】:路易絲·厄德里奇,是美國印第安文藝復興第二次浪潮的代表人物,是一創(chuàng)作頗豐的當代著名印第安作家。她在小說、詩歌和兒童書籍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短鸩伺酢(1986)是厄德里奇的第二部小說,與其余的三部小說《愛藥》(1984)、《痕跡》(1988)和《賓戈宮》(1994)被稱為“北達科他四部曲”,受到讀者和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厄德里奇作品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敘事手法,民族認同,文化研究,譜系研究,政治傾向,性別與女性形象等等。學者們常將《甜菜女王》與厄德里奇的其他小說尤其是《愛藥》作平行性研究,但目前還沒有文章或論文對《甜菜女王》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 閱讀《甜菜女王》后,筆者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的獨白型小說完全不同,小說采用多角度分別闡述了同樣的故事,以不同的觀點來減少或控制的全知敘事的聲音。厄德里奇致力于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環(huán)境。在復調小說中,不存在權威的作者來操縱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展開。相反,多個聲音從他們各自的角度來講述故事!短鸩伺酢返臄⑹绿攸c與巴赫金提出的復調小說敘事特征之間的對應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鑒于此,本文將分析《甜菜女王》中的復調特征。 圍繞復調小說的特征——多聲性、對話性和未完成性,論文分析了這些特征在小說《甜菜女王》中的表現(xiàn)。首先,在復調小說中,每一個人物的聲音(思想)都是自足的,都有合理性。敘述者的隱退(新型作者地位)回避了主觀聲音、價值立場、道德判斷;小說中每一個人物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于是出現(xiàn)了眾聲喧嘩的場面。其次,眾聲喧嘩的熱烈場面以小說人物的對話性作為前提條件。多種獨立的、平等的、各有價值的聲音以對話關系共存,多個人物故事線索齊頭并進又彼此交織,小說在結構上體現(xiàn)出對話性的特征。生活的本質是對話,小說中的人物作為生活的主體,其彼此及自身的對話特性必然存在,只有對話才能帶來思想活力和生機。最后,多聲和對話特性促成了復調小說的未完成性。無處不在的對話性使得主人公始終處于內在未完成,也使得小說結構呈現(xiàn)出開放文本的特點。這種寫作策略有助于構建土著美國人的民族精神,表現(xiàn)他們身份建構方面的困境,并突出體現(xiàn)了印第安文學口頭敘事傳統(tǒng)。借助小說的復調敘事,厄德里奇試圖表明,在美國主流社會文化背景下,土著印第安人為營造平等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做出了艱辛的努力,渴望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關鍵詞】:路易絲·厄德里奇 《甜菜女王》 復調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712.074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22
  • 1.1 Louise Erdrich and The Beet Queen11-14
  • 1.2 Literature Review14-16
  • 1.3 Bakhtin and Polyphony Theory16-20
  • 1.4 Thesis Statement and Structure20-22
  • Chapter 2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elf-consciousnesses22-35
  • 2.1 New Authorial Stance in The Beet Queen23-27
  • 2.2 Characters'Self-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of the Author27-35
  • Chapter 3 Polyphonic Dialogues in The Beet Queen35-55
  • 3.1 Great Dialogue36-46
  • 3.1.1 Great Dialogue in the Novel's Structure37-39
  • 3.1.2 Great Dialogues Between Characters39-46
  • 3.2 The Micro-dialogues in Individual Characters46-55
  • Chapter 4 Unfinalizability in The Beet Queen55-63
  • 4.1 Open-ending55-59
  • 4.2 Characters' Uncertain Destinies59-63
  • Chapter 5 Conclusion63-65
  • Bibliography65-67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6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琦;;清代文言小說女性形象“陌生化”審美效果[J];蒲松齡研究;2007年03期

2 楊芳;;為“黑色權力”抗爭的藝術——評美國黑人自傳體文學作品[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3 張雪峰;;《普寧》之三重人格結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劉穎;;女性與自然的本源同構: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思想“原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張?zhí)O;;貼近女性 關注社會——淺析德國女作家尤莉亞·弗蘭克的創(chuàng)作特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6 顧曉莉;;兩棵相對“枝疏葉稀”的大樹——簡談於梨華早期兩部長篇小說中的三個問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7 呂曼曼;王勝利;;人性的獨白——《蠅王》與《黑暗的心》之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韋朝暉;;《鋼琴教師》的女性主義批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繼敏;;論新詩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艾娟;;《老無所依》的另一種解讀——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解析影片《老無所依》[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申華;;積極構建下的消極顛覆——女性主義視角看劉易斯的《大街》[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雪云;;文化墮距與女性角色沖突[A];2009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中國社會變遷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蔣春生;;浪漫夢想的殉葬者——讀《包法利夫人》中的愛瑪[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4 江丹;;從女性主義視角比較艾米莉·迪金森與李清照的寫意人生[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鐘國勝;;在后殖民主義文化視角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鐘國勝;;在后殖民主義文化視角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2年

7 李建東;;鏡像中的理論狂歡——現(xiàn)代文論話語的引進與誤讀[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08年卷)——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當代文論與審美文化的轉型[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長中;文學文本基本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占偉;布爾迪厄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8 石健;靳以綜論[D];吉林大學;2011年

9 周小娟;探尋“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說主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吳芳;西方男性學者視角下的女性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晗;論《海隅逐客》英雄形象的解構[D];廣西大學;2014年

2 楊霞;構建理想空間[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3 李葉;方方小說文體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7729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729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af9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