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中的道家思想與生態(tài)女性主義
本文關鍵詞:《傾訴》中的道家思想與生態(tài)女性主義
更多相關文章: 《傾訴》 道家思想 生態(tài) 單一主義 多元文化
【摘要】:厄蘇拉·勒奎恩在《傾訴》中想象了兩種不同形式的單一主義思想,揭示了單一主義思想給人類與自然帶來的威脅。她還借助"道生萬物"思想原則建構了包括人與自然在內的世界健康、平衡的"訴真道"多元主義思想文化體系,該思想體系跳出西方二元論思想框架,為西方生態(tài)思想提供了新宇宙觀。厄蘇拉·勒奎恩在該作品中對于道家思想原則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是中西文化對話的優(yōu)秀范例,由此,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在解決生態(tài)危機方面具有的世界價值。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英語教育中心;
【關鍵詞】: 《傾訴》 道家思想 生態(tài) 單一主義 多元文化
【基金】: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研究成果(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12YBG02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712.074;B223;C913.68
【正文快照】: 厄蘇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1929—)是美國著名科幻女作家,曾獲多項文學大獎。美國學者詹姆斯·比特納(James W.Bittner)稱贊她是“美國二十世紀科幻小說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①。美國學者、文學理論家羅伯特·舒爾士(Robert Scholes)這樣評價她:“勒奎恩可能是美國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文進;劉燕;;尤金·奧尼爾《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中的道家思想[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張瑞;;《送冰人來了》的道家思想解析[J];考試周刊;2010年31期
3 趙慧敏;;《接骨師的女兒》體現(xiàn)的道家思想[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12期
4 韓利敏;梁曉東;;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英國浪漫主義詩歌[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儲艷紅;;艾米莉·迪金森:其人其詩與道家精神[J];名作欣賞;2011年27期
6 劉沖;;當代美國文學中透露出的生態(tài)思想[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唐院;;漫談莊偉杰詩歌中的道風玄韻[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0年01期
8 劉保安;;論狄金森詩歌的生態(tài)思想[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9 童莉;;人與自然的“較量”——析《老人與!返纳鷳B(tài)主題[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姜乘鶴;;全新解讀愛德華·福斯特兩部小說中蘊含的生態(tài)思想和生態(tài)意識[J];考試周刊;2009年4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區(qū)抴;李子丹;;泰德·休斯詩歌中的道家思想傾向[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莉;;阿瑟·米勒作品中的生態(tài)思想[A];當代美國戲劇研究——第14屆全國美國戲劇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穆寶清;;《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滿生態(tài)思想的作品[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慧;;論生態(tài)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亨利·大衛(wèi)·梭羅知名度崛起的內外因[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卞亦;梁李;鄒燕;;法國詩人與中國[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6 劉嘉韻;;《宇治拾遺物語》的特征之我見——圍繞孔子故事流傳與演變[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生珍;;自然主體性:尤金·奧尼爾戲劇生態(tài)意識探析[A];當代美國戲劇研究——第14屆全國美國戲劇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廈門大學生態(tài)文學研究團隊成員 陳蕾;溫德爾·貝里:忠誠大地,回歸自然[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2 盛泉;生態(tài)角度的文學重審與文學批評[N];中國保險報;2004年
3 王 諾 陳 初;生態(tài)危機與中國文學[N];中國藝術報;2005年
4 張冰;《歐美生態(tài)文學》[N];文藝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劉彤;加里·斯奈德:我不是垮掉派[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6 廈門大學生態(tài)文學研究團隊成員 向若萌;國外生態(tài)文學熱潮風起云涌[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龍娟;美國環(huán)境文學中的環(huán)境正義主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麗;安妮·普魯生態(tài)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劉國清;從斷裂到彌合:泰德·休斯詩歌的生態(tài)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中英倫葩;讓·雅克盧梭《遐思錄》中的水與山及其道家思想[D];武漢大學;2010年
5 寧梅;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6 閆建華;勞倫斯詩歌中的黑色生態(tài)意識[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孫英馨;沈從文與勞倫斯生命價值書寫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芳;《船訊》的生態(tài)思想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娟;《沙鄉(xiāng)年鑒》中的生態(tài)思想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孝娥;道家思想對19世紀前日本古代文學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曉丹;厄秀拉·勒·魁恩《黑暗的左手》和《一無所有》中道家生態(tài)思想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丹;巴依科夫小說《大王》生態(tài)思想解讀[D];云南大學;2011年
6 涂沙麗;道家思想對奧尼爾后期作品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來欣;自然的沉思者—羅伯特·弗羅斯特和陶淵明生態(tài)思想之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8 陳榕;論黑塞作品“寬容”主題中的道家思想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馬超俊;從道家哲學方面試析黑塞作品中的中國元素[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10 魏慧;對蕾切爾·卡森及其生態(tài)思想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399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3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