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說《雪花秘扇》中的民俗文化看封建社會女性的生存困境
本文關鍵詞:從小說《雪花秘扇》中的民俗文化看封建社會女性的生存困境
更多相關文章: 《雪花秘扇》 民俗文化 女書 老同 哭嫁 生存困境
【摘要】:《雪花秘扇》是一部充滿中國民俗文化的女性主題小說。小說通過對女書、老同和哭嫁等民俗的描述,使中國封建社會女性的生存困境得以彰顯。女書只是女性話語權的表象,其背后是難以超越的男權邊界;老同關系里不存在純潔隔世的姐妹情誼,它會隨著女性階級地位的改變而改變;哭嫁風俗的背后是女性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包辦婚姻的控訴。
【作者單位】: 蘭州商學院外語學院;
【關鍵詞】: 《雪花秘扇》 民俗文化 女書 老同 哭嫁 生存困境
【基金】:甘肅省教育廳2012年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民族文學發(fā)展歷程和探索研究”(課題編號:gs12630)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2005年,具有八分之一中國血統(tǒng)的美國作家鄺麗莎(Lisa See)在大量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發(fā)表了小說《雪花秘扇》。小說以新穎的女書題材,原生態(tài)的民俗文化,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紐約時報、亞馬遜圖書榜上暢銷一年之久,被翻譯成38種語言,銷量超過100萬冊!盵1]2011年,這部小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范若恩;;“全球姐妹情誼”的幻與滅——《雪花秘扇》的后殖民女性主義與新歷史主義解讀[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李量;;《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女書文化的東方主義話語思考[J];湘南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陳池華;;土家族“哭嫁歌”的篇章解讀[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4 倫玉敏;;中國女書研究三十年[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5 羅蓉蓉;陳實;;昆德拉和女性主義的雙向探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天戍;;當代美國女權主義文學批評概觀[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李長國;;春天的死亡——對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細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3 李東風;;讀者反應理論與大學英語的自主性學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4 付偉忠;;互文性與后現(xiàn)代主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5 苗吉友;蔣雪麗;;轉(zhuǎn)變我們認識文學本質(zhì)的思維方式——幾種文學本質(zhì)觀批判[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6 曾耀農(nóng);中國近期電影后現(xiàn)代性進程[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7 范若恩;;“全球姐妹情誼”的幻與滅——《雪花秘扇》的后殖民女性主義與新歷史主義解讀[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徐珂;;解構(gòu)論歷史的新維度[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羅祖文;;藝術符號對語言符號言說困境的超越——蘇珊·朗格的藝術符號美學解讀[J];北方論叢;2009年02期
10 付小悅;新時期文化語境中的罌粟意象[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蘭;;碎片化社會背景下的碎片化傳播及其價值實現(xiàn)[J];今傳媒;2011年10期
2 徐欣;;對土家族“哭嫁歌”“哭”的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10期
3 鐘云萍;;“父權制”思想對江永女書中女人婚姻的影響[J];船山學刊;2009年02期
4 楊宗紅;;論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內(nèi)涵[J];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5 彭福榮;;試論土家族哭嫁歌的教育內(nèi)涵[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年01期
6 彭陽;;女書中的集體無意識表達[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10期
7 張云平;張福平;楊驊驍;;聚攏民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基礎——基于公共空間理論的分析[J];江漢論壇;2009年08期
8 劉秀麗;;婦女研究中“壓迫—反抗”敘述模式的困境——以江永女書研究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9 張曉佳;;從女書論空間、時間中的鄉(xiāng)村女性主體意識[J];理論界;2011年05期
10 楊仁里;江永女書發(fā)生期之我見——兼與宮哲兵《女書研究二十年》“幾個學術結(jié)論”商榷[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建軍;女書作品的詩學價值[J];尋根;2001年04期
2 謝志民 ,鄒建軍 ,林冠興;奇特而神秘的中國“女書”(英文)[J];Women of China;2001年04期
3 田李雋;女書的女性文化透視及文化生態(tài)保護[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4 謝志民;江永“女書”概述[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5 楊仁里;女書研究綜述[J];民族論壇;1998年03期
6 ;中國第一位女書法家 (英文)[J];Women of China;2001年08期
7 楊仁里;情迷女書——女書故事二則[J];民族論壇;2004年06期
8 田李雋;江永女書及其女性文化色彩[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9 楊仁里;江永女書:人類文字史上的奇跡[J];民族論壇;2004年10期
10 譚峻 ,唐功偉;傳奇的女書與女性習俗[J];文史博覽;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遠藤織枝;;中國女書的文化價值[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大眾文化在亞洲:全球化、區(qū)域化和本土化”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李俊娜;;女書、假名初造字比較研究[A];2010年重慶市語言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王鵬;孫茂松;;Win32平臺下女書拼音輸入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謝志民;;“女書”中的百越文化遺存[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5 謝志民;;論女書是瑤字不是漢字[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鋒;;社會文化屬性與文字的發(fā)展——以漢字系文字為例[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蔡建軍;;中華文明的源與流——關于永州古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價值判斷[A];三湘青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8 顧全羅;;《創(chuàng),
本文編號:7023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70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