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兩種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論語》兩種英譯本的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論語》是儒家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翻譯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論語》的內容涵蓋中國傳統(tǒng)哲學、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等多個領域。兩千多年《論語》中傳達的儒家精神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論語》一度被西方的學者稱為中國的圣經。本文選取辜鴻銘和安樂哲及亨利·羅思文的合譯本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論語》英譯本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對比,嘗試從功能翻譯理論中的目的論角度對論語的翻譯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論語 目的論 辜鴻銘 安樂哲
【分類號】:H315.9
【正文快照】: 一、關于《論語》的簡介《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春秋時偉大的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一共二十卷。它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其語言活潑生動,寓意深遠,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永利;舒奇志;;從《論語》兩個英譯本比較看翻譯的文化轉向[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沈培新;丁建海;;順應翻譯論觀照下的《論語》兩譯本評析[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丁建海;;動態(tài)順應翻譯策略——評析《論語》兩譯本[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江鳳;;中國近年來對《論語》英譯本的研究[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4 何劍波;王珍;;漢英旅游文本資料翻譯的差異性論略[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年06期
5 吳莎;;匠心獨運 各顯千秋——評《論語》的兩個英譯本[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李鋼;李金姝;;《論語》英譯研究綜述[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小玲;基于語料庫的譯者文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勇;《論語》英譯的轉喻視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婷;《論語》中文化負載概念的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桂麗;從描述翻譯學視角比較《論語》的兩個英譯本[D];延安大學;2011年
3 徐向群;辜鴻銘與理雅各《論語》兩英譯本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陶榮;語境順應論視角下的復譯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5 白麗;《論語》兩個英譯本的雜合對比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6 章亞瓊;《論語·學而第一》英譯文的解構策略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7 陳明燕;從威利的《論語》譯本看翻譯中的文化傳遞[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8 程歡歡;《論語》兩個英文譯本的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丁建海;《論語》兩譯本之順應翻譯比較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10 劉洋;從《論語》的翻譯中看中國本土文化的傳遞[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殷麗;;意識形態(tài)對辜鴻銘英譯儒經的操縱[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 興鍾;;怪文人辜鴻銘[J];讀書;1989年Z1期
3 汪豐敢;學通中外 一代鴻儒——記國學大師辜鴻銘[J];文史雜志;1990年04期
4 高令印;;評辜鴻銘的易學思想——兼論中國文化的核心[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5 劉超先;;漢譯英的先驅辜鴻銘[J];中國翻譯;1991年02期
6 梁子;辜鴻銘現(xiàn)象[J];w蕓
本文編號:3525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5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