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看《圍城》中心理描寫的翻譯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看《圍城》中心理描寫的翻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對等理論”一直被認為是翻譯研究當(dāng)中最受歡迎的理論之一,對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尤金奈達則是對等理論的代表,他對美國翻譯界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并被稱為“現(xiàn)代翻譯之父”。在功能對等理論引進之前,中國的翻譯研究大多數(shù)是局限于翻譯技巧這一方面。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中國引進了奈達的對等理論,它對當(dāng)時的中國翻譯組織及其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奈達認為好的譯文就是要從譯入語中找到與源語言中最自然最貼切的對等語,使譯入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yīng)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yīng)相同。功能對等理論以意義和風(fēng)格對等為基礎(chǔ),同時包括詞匯,語義的對等。同時奈達還指出應(yīng)將調(diào)整語法、詞匯,以及文化信息放在首位。隨后中國許多知名學(xué)者翻譯家對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都做了深入的研究,金娣在其著作《對等翻譯的研究》一書中,討論了翻譯研究中的不同領(lǐng)域,并分析了功能對等理論,他指出奈達的理論具有可實踐性。譚載喜在其著作《奈達及其翻譯理論》一書中梳理了奈達翻譯理論的總體發(fā)展?fàn)顩r及其對該理論的思考。 《圍城》是我國諷刺小說史上的一部長篇佳作,集喜劇與諷刺于一體。一方面,文中運用了西方的幽默典故,這種獨特的幽默在中國的文化語境當(dāng)中更顯其韻味及新奇!秶恰方o讀者展示了20世紀(jì)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tài),書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對人性,婚姻家庭的剖析,引人深思!秶恰繁环g成許多不同語言的版本,英語版本最受歡迎的版本之一。英譯本是珍妮凱利和茅國權(quán)這兩位具有雙語功底及文化的譯者譯成,盡管譯本中難免存在一些細微的不足之處,但從整體上看英譯本無疑是巨大的成功,受到了社會上廣泛的關(guān)注,引起了很多學(xué)者及翻譯家的討論與研究。 幾十年來,學(xué)者對英譯本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從功能對等理論角度,從修辭角度等等。盡管學(xué)者做了相對完整的研究,但還未見有從人物的心理描寫這一細小的角度進行詳細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從功能對等理論角度研究《圍城》譯文中人物心理描寫的翻譯。心理描寫是《圍城》的一大特色,錢鐘書的主要風(fēng)格也建立在這上面。心理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心理描寫翻譯的好壞,直接影響讀者對整部小說透徹的理解。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結(jié)合,對英譯本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經(jīng)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圍城》中共有一百多處心理描寫,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譯文在翻譯心理描寫的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語言和形式,使譯入語讀者盡可能的接受源語的文化,并同源語讀者做出基本相同的反應(yīng)。珍妮凱利和茅國權(quán)的譯文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了功能對等。該譯本驗證了功能對等理論對翻譯實踐的巨大指導(dǎo)作用。
【關(guān)鍵詞】:功能對等 《圍城》 心理描寫
【學(xué)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Introduction10-14
- 0.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10-11
- 0.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1-12
- 0.3 Research Methodology12
- 0.4 Research Questions12
- 0.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4-22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Theory14-16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16-21
- 1.2.1 Weo Cheng by Qian Chungshu16-17
- 1.2.2 English Vers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by Jeanne Kelly and Nathan k. Mao17-21
- 1.3 Necessity for the Present Study21-22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22-31
- 2.1 The Evolu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2-27
- 2.2 Key Aspect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27-31
- 2.2.1 The New Evaluation Criterion in Functional Equivalence:Reader's Response27-28
- 2.2.2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in Functional Equivalence28-29
- 2.2.3 Stylistic Equivalence in Functional Equivalence29-30
- 2.2.4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Fortress Besieged30-31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mental depic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31-65
- 3.1 Introduction to Mental Depic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31-34
- 3.1.1 Mental Depic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33-34
- 3.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Mental Depiction in English Vers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Semantic Perspective34-56
- 3.2.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the Lexical Level35-47
- 3.2.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the Rhetorical Level47-53
- 3.2.3 Funcional Equivalence on the Syntactic Level53-56
- 3.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Mental Depic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56-62
- 3.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Mental Depic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e62-65
- Conclusion65-67
- Major Findings65-66
- Limitations66-67
- Bibliography67-70
- Acknowledgement70-71
- 個人簡歷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石堅;90年代以來國內(nèi)《圍城》研究綜述[J];湖南師范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1999年01期
2 張允,朱章華;譯者與翻譯策略的選擇[J];中國科技翻譯;2005年02期
3 王衛(wèi)強;評析《圍城》翻譯中的文化詮釋[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4 陳勝利;;《圍城》的翻譯策略及其成因[J];鹽城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振媛;從功能翻譯理論看《圍城》的幽默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2 管燕秋;從功能對等理論看《圍城》中人物刻畫的翻譯[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羅衛(wèi)佳;運用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研究漢語廣告的英譯[D];吉林大學(xué);2004年
4 宋廣芬;《圍城》英譯中文化信息的傳遞[D];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2005年
5 馮嵐;從美學(xué)角度談《圍城》的辭格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8年
6 陳瑩;論《圍城》幽默風(fēng)格的傳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8年
7 呂冰;從功能對等角度看《圍城》英譯本幽默效果的傳達[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8 譚彬;《圍城》中文化負載詞匯的語用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2009年
9 張萍;論《圍城》英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方法[D];蘇州大學(xué);2009年
10 朱振雷;從讀者反應(yīng)看奈達翻譯理論中的對等[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看《圍城》中心理描寫的翻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73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4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