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困惑與追索 ——對《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22:17
美國作家杰羅姆·戴維·塞林格的長篇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被稱為美國20世紀(jì)文學(xué)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小說出版之后在評論界引起了各種爭論,主要的歧義是針對主人公霍爾頓·考菲爾德的評價。本文運(yùn)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小說進(jìn)行解讀,旨在闡明霍爾頓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迷茫與挫折之后并沒有向社會妥協(xié),而是通過對自然、對他人、對人生的思考,探尋著生存的意義。霍爾頓處在青春期這一人生重要的轉(zhuǎn)折階段,然而他卻無法擺脫童年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痛苦的回憶不會消失,而是被壓抑到潛意識當(dāng)中。沒有同伴的理解,又無成人的呵護(hù)和指導(dǎo),他的精神世界變得空虛、孤獨(dú)、焦慮與瘋狂。在紐約街頭游蕩的三天經(jīng)歷中,他看清了成人世界的庸俗與墮落。無論是校內(nèi)還是校外,“假模假式”的虛偽無處不在。因此他表現(xiàn)出一種極端的叛逆與反抗。弗洛伊德認(rèn)為解決內(nèi)心矛盾的沖突,需要一種強(qiáng)大的推動力。妹妹菲苾對他的愛喚起了他對世界的重新認(rèn)識,使他擺脫了壓抑的情感,恢復(fù)了自我的自由和心靈的解放;魻栴D想成為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其幻想表達(dá)了他對成長的渴望,對美好世界的追尋,這意味著他重新認(rèn)識了自我與社會,實(shí)現(xiàn)并完成了從少年向成人的轉(zhuǎn)變;魻栴D的矛盾心理不僅反映了美國五...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xué)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部分
致謝
Abstract
中文摘要
簡介
1.研究目的與意義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章 塞林格和《麥田里的守望者》
1.1 塞林格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生涯
1.2 評論回顧和《麥田里的守望者》主題
第二章 成長的痛苦
2.1 童年的焦慮
2.1.1 失去童年的真愛
2.1.2 霍爾頓的抑郁情懷和死亡傾向
2.2 成人世界與童真世界的矛盾
2.2.1 缺少理解與指引
2.2.2 矛盾的言語與行為
第三章 反叛
3.1 叛逆青年
3.1.1 從敘述的角度分析主人公霍爾頓
3.1.2 對傳統(tǒng)教育制度的反抗
3.2 反抗假模假式的社會
3.2.1 對成人世界的不滿與反抗
3.2.2 大眾傳媒與廣告的影響
第四章 建構(gòu)
4.1 麥田里的守望者
4.1.1 保護(hù)童真
4.1.2 幻想
4.2 精神追求
4.2.1 愛的追尋
4.2.2 融入成人世界
結(jié)論
注釋
參考文獻(xiàn)
英文部分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Introduction
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2. Freudian theories applied
Chapter One J. D. Salinger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1 J. D. Salinger's literary career
1.2 Critical reviews and them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Chapter Two Painful Growth
2.1 Anxiety of childhood
2.1.1 Loss of innocent love
2.1.2 Holden's a suicidal depression
2.2 Conflict between child world and adult world
2.2.1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warmth
2.2.2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 and actions
Chapter Three Rebellion
3.1 A misfit and rebel youth
3.1.1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Holden
3.1.2 A protest against educational system
3.2 Rebellion against the phony world
3.2.1 A protest against adult world
3.2.2 The impact of advertisement and mass media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
4.1 To be a catcher in the rye
4.1.1 Preservation of innocence
4.1.2 Fantasy
4.2 Spiritual pursuit
4.2.1 Quest for love
4.2.2 Assimilation into an adult World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精神病癥情結(jié)透視──論杰·戴·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J]. 羅世平.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1996(03)
[2]人生的悲劇,悲劇的人生──對霍爾頓·考爾菲德的心理分析[J]. 徐勁. 國外文學(xué). 1995(04)
[3]《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統(tǒng)文化語言[J]. 羅世平. 外國文學(xué)評論. 1994(01)
本文編號:3238643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xué)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部分
致謝
Abstract
中文摘要
簡介
1.研究目的與意義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
第一章 塞林格和《麥田里的守望者》
1.1 塞林格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生涯
1.2 評論回顧和《麥田里的守望者》主題
第二章 成長的痛苦
2.1 童年的焦慮
2.1.1 失去童年的真愛
2.1.2 霍爾頓的抑郁情懷和死亡傾向
2.2 成人世界與童真世界的矛盾
2.2.1 缺少理解與指引
2.2.2 矛盾的言語與行為
第三章 反叛
3.1 叛逆青年
3.1.1 從敘述的角度分析主人公霍爾頓
3.1.2 對傳統(tǒng)教育制度的反抗
3.2 反抗假模假式的社會
3.2.1 對成人世界的不滿與反抗
3.2.2 大眾傳媒與廣告的影響
第四章 建構(gòu)
4.1 麥田里的守望者
4.1.1 保護(hù)童真
4.1.2 幻想
4.2 精神追求
4.2.1 愛的追尋
4.2.2 融入成人世界
結(jié)論
注釋
參考文獻(xiàn)
英文部分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中文摘要
Introduction
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2. Freudian theories applied
Chapter One J. D. Salinger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1 J. D. Salinger's literary career
1.2 Critical reviews and them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Chapter Two Painful Growth
2.1 Anxiety of childhood
2.1.1 Loss of innocent love
2.1.2 Holden's a suicidal depression
2.2 Conflict between child world and adult world
2.2.1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warmth
2.2.2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 and actions
Chapter Three Rebellion
3.1 A misfit and rebel youth
3.1.1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Holden
3.1.2 A protest against educational system
3.2 Rebellion against the phony world
3.2.1 A protest against adult world
3.2.2 The impact of advertisement and mass media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
4.1 To be a catcher in the rye
4.1.1 Preservation of innocence
4.1.2 Fantasy
4.2 Spiritual pursuit
4.2.1 Quest for love
4.2.2 Assimilation into an adult World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精神病癥情結(jié)透視──論杰·戴·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J]. 羅世平. 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 1996(03)
[2]人生的悲劇,悲劇的人生──對霍爾頓·考爾菲德的心理分析[J]. 徐勁. 國外文學(xué). 1995(04)
[3]《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統(tǒng)文化語言[J]. 羅世平. 外國文學(xué)評論. 1994(01)
本文編號:32386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2386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