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思:卡爾維諾的小說藝術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04:16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是20世紀世界文壇上一位非常獨特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力求以最貼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現(xiàn)當今的社會和現(xiàn)代人的精神。 本篇論文嘗試從詩與思的角度探討卡爾維諾作品的價值,及其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啟示。詩這個緯度關注的是卡爾維諾作品的藝術形式,他不斷地進行藝術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運用了多種手段制造了敘事上的奇觀。思這個緯度關注的是卡爾維諾作品中潛藏的哲理,卡爾維諾并不標榜自己是哲學家,但他作品表明他在哲思上走得很遠。本論文主要分四大部分展開論述:一、敘事的奇觀。迷宮敘事和時間零敘事帶給讀者巨大的沖擊力,是20世紀文學敘事的奇特景觀。二、文本的游戲。從故事講述方式和敘述人稱的游戲、對古老文本的戲仿和元小說寫作探討這種文本的游戲中隱含著的藝術精神。三、智力性幻想?柧S諾把他的很多小說都稱為幻想小說,其中凝聚的是作家精致的想像。童話是卡爾維諾展開文學幻想最重要的方式,而穿越幻想與真實的界限又是卡爾維諾文學幻想的特色。四、卡爾維諾和后現(xiàn)代寫作?柧S諾一系列寫作模式表現(xiàn)出后現(xiàn)代主義的風格,他和后現(xiàn)代有著很深的淵源,不確定性是卡爾維諾后現(xiàn)代風格小說中一個很重要的特色。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現(xiàn)狀
1.1.1卡爾維諾作品的譯介
1.1.2卡爾維諾作品的研究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創(chuàng)新之處
1.3 題解
1.4 卡爾維諾的創(chuàng)作情況
2 敘事的奇觀
2.1 迷宮敘事
2.1.1 挑戰(zhàn)迷宮和迷宮敘事
2.1.2 迷宮意象
2.13 消失在迷宮中
2.2 時間和時間零的敘事藝術
2.2.1 時間零的理論內涵
2.2.2 時間零和《寒冬夜行人》
2.2.3 時間零的敘事張力
2.2.4 卡爾維諾的時間觀
3 文本的游戲
3.1 作為游戲的敘事
3.2 對古老文本的戲仿
3.3 元小說寫作
4 智力性幻想
4.1 文學想像與文學幻想
4.2 借助童話飛翔的想像
4.3 真實與幻想的越界
5 卡爾維諾和后現(xiàn)代寫作
5.1 略論卡爾維諾小說中的后現(xiàn)代寫作模式
5.2 卡爾維諾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淵源
5.3 不確定性
結語
尾注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本羅曼司——卡爾維諾《寒冬夜行人》的主題模式和結構形式[J]. 何淑英. 名作欣賞. 2005(16)
[2]《看不見的城市》與卡爾維諾的敘事藝術[J]. 蘇宏斌. 外國文學研究. 2005(04)
[3]卡爾維諾小說的“迷宮敘事”探析[J]. 卜偉才. 外國文學評論. 2005(03)
[4]中國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資源”[J]. 仵從巨. 文史哲. 2005(04)
[5]卡爾維諾小說美學述論[J]. 李明英.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6]論《我們的祖先》對童話的借鑒和超越[J]. 劉旭. 外國文學研究. 2005(02)
[7]解讀卡爾維諾的《寒冬夜行人》[J]. 殘雪. 福建文學. 2005(03)
[8]二十世紀最后的傳奇[J]. 吳曉東. 讀書. 2005(03)
[9]“生活在樹上”——解讀卡爾維諾的小說《樹上的男爵》[J]. 鐘菲.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04(05)
[10]王小波小說藝術的淵源與創(chuàng)化[J]. 張懿紅. 中國比較文學. 2004(04)
本文編號:2927193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現(xiàn)狀
1.1.1卡爾維諾作品的譯介
1.1.2卡爾維諾作品的研究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創(chuàng)新之處
1.3 題解
1.4 卡爾維諾的創(chuàng)作情況
2 敘事的奇觀
2.1 迷宮敘事
2.1.1 挑戰(zhàn)迷宮和迷宮敘事
2.1.2 迷宮意象
2.13 消失在迷宮中
2.2 時間和時間零的敘事藝術
2.2.1 時間零的理論內涵
2.2.2 時間零和《寒冬夜行人》
2.2.3 時間零的敘事張力
2.2.4 卡爾維諾的時間觀
3 文本的游戲
3.1 作為游戲的敘事
3.2 對古老文本的戲仿
3.3 元小說寫作
4 智力性幻想
4.1 文學想像與文學幻想
4.2 借助童話飛翔的想像
4.3 真實與幻想的越界
5 卡爾維諾和后現(xiàn)代寫作
5.1 略論卡爾維諾小說中的后現(xiàn)代寫作模式
5.2 卡爾維諾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淵源
5.3 不確定性
結語
尾注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本羅曼司——卡爾維諾《寒冬夜行人》的主題模式和結構形式[J]. 何淑英. 名作欣賞. 2005(16)
[2]《看不見的城市》與卡爾維諾的敘事藝術[J]. 蘇宏斌. 外國文學研究. 2005(04)
[3]卡爾維諾小說的“迷宮敘事”探析[J]. 卜偉才. 外國文學評論. 2005(03)
[4]中國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資源”[J]. 仵從巨. 文史哲. 2005(04)
[5]卡爾維諾小說美學述論[J]. 李明英.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6]論《我們的祖先》對童話的借鑒和超越[J]. 劉旭. 外國文學研究. 2005(02)
[7]解讀卡爾維諾的《寒冬夜行人》[J]. 殘雪. 福建文學. 2005(03)
[8]二十世紀最后的傳奇[J]. 吳曉東. 讀書. 2005(03)
[9]“生活在樹上”——解讀卡爾維諾的小說《樹上的男爵》[J]. 鐘菲. 常州工學院學報. 2004(05)
[10]王小波小說藝術的淵源與創(chuàng)化[J]. 張懿紅. 中國比較文學. 2004(04)
本文編號:29271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92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