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與騷動》的時間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7-12 12:50
【摘要】: 《喧囂與騷動》是威廉·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名作,是他本人最鐘愛的一部作品,是現(xiàn)代主義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廣大文學研究者的興趣熱點。盡管對該部作品的研究甚多,但從時間角度研究它的還寥寥可數(shù)。時間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許多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的哲學基礎。?思{的許多寫作技巧和作品形式,如意識流手法、時序倒置、象征隱喻等技巧甚至作品主題都源于他對時間的理解與運用。本文將以時間為線索,從時間的概念入手,結合?思{的時間哲學,分別分析該作品中時間與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多層次時序倒置的結構,以及時間的象征意義。 時間一直是一個古老而又有趣的哲學問題。從古至今,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都深刻探討過它。本文首先分兩方面列舉了時間概念的歷史演變,并重點介紹伯格森的時間理論,他認為心理時間才是真正的時間,真正的時間具有綿延性;人們只有通過直覺才能理解真正的時間。這對?思{的時間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福克納的現(xiàn)代主義時間觀延承了上述時間理論并直接決定了他的作品創(chuàng)作,《喧囂與騷動》就是一部時間創(chuàng)作的典范。伯格森闡述的時間流動性和綿延性理論使現(xiàn)在、過去和將來都包括在現(xiàn)在之中,而意識的流動性正好與之匹配,所以?思{采用意識流手法來刻畫其作品中的人物。本文分別分析了作品中三個主人公的意識流來總結他們不同的時間觀和意識流特點。同時,這種時間觀也決定了小說的多層次時序倒置的結構,因此本文接著具體分析了該作品的結構特征,得出小說獨特的時間布局的邏輯合理性。最后,作者闡述了本文出現(xiàn)的時間意象,如手表、時鐘、鐘聲、影子等的象征意義,從而概括了該作品的主旨?傊,時間是理解?思{的《喧囂與騷動》的一把鑰匙,只有把握時間這一因素,我們才能更好地解讀它。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751983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712.07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瀟瀟;從敘事學角度看李文俊譯《喧嘩與騷動》[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519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75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