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散文詩《老年》體裁芻議
本文選題:屠格涅夫 + 散文詩 ; 參考:《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06期
【摘要】:作為在文學體裁上一貫自覺創(chuàng)新的作家,暮年旅居法國的屠格涅夫在1878年至1882年5年間,嘗試將各種文學體裁巧妙地融入新型體裁——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之中,為世人奉獻了一部精美的散文詩集《老年》。問世以來,《老年》復雜多樣的體裁一直飽受爭議,但是,它有源可尋,有類可分?梢哉f,它既是作家對以前文體形式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也是對自己以往隨筆、故事、小說、戲劇進行的壓縮。《老年》能流傳百年,經久不衰,體裁的豐富性對彰顯其藝術魅力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Abstract]:As a writer who has always been innovating in literary genres, Turgenev, who lived in France at an old age, tried to integrate various literary genres into the creation of new genres-prose poems during the five years from 1878 to 1882. He devoted a fine collection of prose and poetry to the world, Old Age.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gen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but it can be found, there are classes.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author'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former style forms, but also the compression of his essays, stories, novels and plays. The richness of gen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monstrating its artistic charm.
【作者單位】: 吉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基金】:2012年度國家留學基金資助項目
【分類號】:I5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立業(yè);“白銀”詩人讀屠格涅夫[J];俄羅斯文藝;2002年02期
2 朱紅瓊;;屠格涅夫《散文詩》在中國的百年流布——以翻譯出版為視角[J];俄羅斯文藝;2012年02期
3 鄭克魯;波德萊爾的創(chuàng)新藝術[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5年04期
4 朱紅瓊;;詩中有畫——簡論屠格涅夫《散文詩》的繪畫特征[J];外國文學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樹松;;簡單之美——評彭斯的《約翰·安德森,我的愛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2 羅益民;閱讀古典著作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王立業(yè);;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學批評中的屠格涅夫[J];外國文學;2009年06期
4 馬爾克;;試論新感覺派的形式探索——以劉吶鷗、穆時英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8期
5 杜海懷;;漢文訓讀法的翻譯學思考[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6 張立群;王永;;在“神秘大門”的啟合之間——論楊梓《西夏史詩》的藝術性[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羅益民;英語詩歌文體的語用策略[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8 李瑾怡;;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詩學背景分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錢亦平;;從《憤怒的日子》看中世紀的詞樂結構[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南健,
本文編號:20246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02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