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與漢語杜拉斯形象
本文選題:杜拉斯 + 安琪。 參考:《文藝爭鳴》2013年10期
【摘要】:正引言杜拉斯早在80年代初就被翻譯家介紹到了中國,但是真正引起國人的注意是在90年代末。出版社、翻譯界、媒體合力把這位"二十世紀最有影響、最具個性、最富魅力"的法國女作家介紹給中國讀者之后,引發(fā)了一波又一波的"杜拉斯熱"。無論是知識精英還是時尚小資,無論是學者還是普通讀者,都在此時認識了杜拉斯。作為一位我行我素、桀驁不馴、才情兼具的女作家,杜拉斯的出現(xiàn)深深影響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的發(fā)展。
[Abstract]:Duras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by translators in the early 1980s, but it really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people in the late 1990s. Publishing, translation and media have joined forces to introduce the most influential, individualistic, and attractive French wri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Chinese readers, triggering waves of Duras fever. No matter the intellectual elite or fashion, whether scholars or ordinary readers, at this time have known Duras. As a woman writer of her own, recalcitrant and talented, Duras' emergence deep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in the 1990s.
【作者單位】: 湛江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基金】:2011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學科共建項目(GD11XWW0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10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燎原;;杜拉斯的幻影與時代加速度——《像杜拉斯一樣生活》解析[J];名作欣賞;2011年27期
2 劉文;;拉康的鏡像理論與自我的建構(gòu)[J];學術(shù)交流;2006年07期
3 周憲;;易卜生和蒙克的中國鏡像[J];中國比較文學;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瑞瑞;王廣華;;徐志摩筆下的英國形象[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李紅;張景華;;形象學視角下美國華裔文學的漢譯問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楊媛;;虛構(gòu)與想象——論譚恩美《靈感女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4 王均萍;;從《熱帶癲狂癥患者》看茨威格對西方主體性的建構(gòu)[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5 袁濤;;自塑形象——賽珍珠作品的美國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廖凱軍;;《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中的異域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張茹;;“形似”而“神非”的異國形象——淺析《人的狀況》里中國形象的建構(gòu)[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8 馬艷艷;;綠蒂作品中的中國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吳佩謙;;郭沫若筆下的日本女性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10 徐慧;;究竟哪個才是真相——淺析《另一次死亡》中的敘述手法與身份認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任小玫;;從自我與他者到主體間性:文學藝術(shù)批評的生態(tài)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記》為個案兼談我國當代生態(tài)文學發(fā)展之去向[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生態(tài)文明:環(huán)境、能源與社會進步”環(huán)境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邱暢;;中國形象在美國小說中的誤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陸克寒;;瞿秋白“蘇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構(gòu)——《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新論[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三輯)[C];2009年
4 任小玫;;別求新聲于異邦 勿棄生態(tài)見記游——《徐霞客游記》的“主體間性”生態(tài)哲學思考初探[A];徐霞客研究(第19輯)[C];2009年
5 ;權(quán)力的眼睛:微博場景的視覺文化研究——從?隆叭氨O(jiān)獄”的隱喻說起[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2 黃偉;高樂待與中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崔英姬;中韓家族小說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5 彭應,
本文編號:18949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89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