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當代文學與艾特瑪托夫
本文選題:艾特瑪托夫 + 維吾爾 ; 參考:《俄羅斯文藝》2013年01期
【摘要】:新疆維吾爾當代文學的形成與發(fā)展是與蘇聯(lián)文學的影響分不開的,尤其是艾特瑪托夫對新疆維吾爾當代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大大拓展了新疆維吾爾當代文學的題材與表現(xiàn)手法。
[Abstract]: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Uygu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Soviet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great influence of Aitmatov on Xinjiang Uygu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Greatly expanded the Xinjiang Uygu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ubject matter and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
【作者單位】: 新疆喀什師范學院人文系;
【分類號】:I106-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穆罕默德·巴格拉西,鐵來克·易卜拉欣;“塔克拉瑪干精神”與維吾爾族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J];民族文學研究;2002年04期
2 韋建國;敢問路在何方:皈依還是超越?——試論張承志與艾特瑪托夫的宗教觀及其文化功用[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林精華;關于俄羅斯文學的對話──俄羅斯《文學報》評論員鮑里斯·耶夫謝德與著名作家欽吉斯·艾特馬托夫的談話[J];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05期
4 欽吉斯·艾特瑪托夫;穆和塔爾·夏汗諾夫;哈依夏·塔巴熱克;;懸崖獵人的哀歌——世紀之交談話錄(節(jié)選)[J];西部;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曉慧;;艾特瑪托夫對現(xiàn)代文明生態(tài)危機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2 楊凱;;中國的契訶夫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劉思薇;;論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和諧夢[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金英;;艾特瑪托夫的創(chuàng)作與神話傳說——《一日長于百年》中神話對現(xiàn)實的啟示[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金英;;來自曠野的呼喚——評《斷頭臺》的敘事視角[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韓靜池;劉建榮;;淺析《崩塌的山岳》中的神話運用[J];電影文學;2009年06期
7 周倩;;淺論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J];讀者欣賞(理論版);2011年01期
8 麥爾也木·庫爾班;;祖爾東·沙比爾在維吾爾當代小說中的地位和影響[J];飛天;2009年12期
9 李慧;再論艾特瑪托夫的結構藝術[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朱西希;;從《櫻桃園》到《上海屋檐下》——論契訶夫對夏衍的影響[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賽力克布力;論新時期哈薩克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葉啟良;論七月派小說創(chuàng)作[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文忠;修辭活動的民族文化特點[D];黑龍江大學;2003年
4 陳南先;俄蘇文學與“十七年中國文學”[D];蘇州大學;2004年
5 樊星;影響·契合·創(chuàng)造[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與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帕孜來提·努熱合買提;維吾爾現(xiàn)當代作家祖農(nóng)·哈迪爾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8 馮冠軍;堅守與超越[D];新疆大學;2006年
9 宮月麗;從俄羅斯文學透視俄羅斯的宗教哲學理念[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蘇暢;俄蘇翻譯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愛嫻;買買提明·吾守爾小說漢譯本比較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2 鄭惠婷;新疆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貢獻[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3 曲朝霞;日本大眾小說談[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黃金亮;一脈相承與變異發(fā)展[D];湘潭大學;2002年
5 陳愛香;論艾特瑪托夫創(chuàng)作中的人道主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樂曉莉;創(chuàng)作轉型與文化選擇[D];湘潭大學;2003年
7 李月如;論新文化語境中的五四文學翻譯[D];青島大學;2004年
8 劉海龍;深邃雋永的藝術世界[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馬美齡;論艾特瑪托夫小說的象征意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萬娟;從借鑒到疏離[D];貴州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承志;;訴說——踏入文學之門[J];民族文學;1981年05期
2 張承志;人道和文化的參照[J];國外文學;2000年03期
3 陳思和;李振聲;郜元寶;張新穎;劉軼;山河;;張承志:作為教徒和作為小說家的內在沖突——世紀末中國小說的多種可能性對話之三[J];作家;1994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建榮;“書里的話就是我的靈魂”——試析艾特瑪托夫的創(chuàng)作心理定勢[J];邢臺師范高專學報;1998年01期
2 何云波;《斷頭臺》:艾特瑪托夫的困境[J];俄羅斯文藝;1989年03期
3 王雨海;生命的禮贊與人性的呼喚——評艾特瑪托夫的《查密莉雅》[J];中州學刊;1997年S1期
4 曹國維;從“星球思維”到“冰川時期”——評艾特瑪托夫的《斷頭臺》[J];俄羅斯文藝;1989年03期
5 李仕中;艾特瑪托夫中期創(chuàng)作的深層結構初探[J];懷化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6 車成安;;論艾特瑪托夫創(chuàng)作的理想美[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5年04期
7 曹國維;走向現(xiàn)實美與幻想美的結合——試論艾特瑪托夫的創(chuàng)作特色[J];文藝研究;1986年01期
8 易曉明;論艾特瑪托夫的文學意識[J];俄羅斯文藝;1988年01期
9 陸人豪;人對人是……狼?——關于《斷頭臺》的斷想[J];俄羅斯文藝;1989年03期
10 劉芳 ,史鑫;生命的贊美與人性的追求——簡析艾特瑪托夫的《查密莉雅》[J];俄羅斯文藝;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成堅;;文學倫理學批評視域下的當代北愛爾蘭文化融合與反思[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田文信;;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仲躋昆;;多元、對話、共生中的阿拉伯文學文化[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元文學文化的對話與共生”外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毛力;;異化靈魂的多重變奏——尤多拉·韋爾蒂筆下“畸零人”的心理世界[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阿諾-比特·格累克 Anne-Bitt Gerecke;今日之德國文學[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2 劉緒源;當代文學的資源在哪里[N];文匯報;2002年
3 馬文韜;他的名字與國家并列[N];文藝報;2003年
4 記者 王坤寧;西班牙當代文學登陸中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5 商報記者 任志茜;法國當代文學在中國為什么難有超級暢銷書?[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6 商報記者 曉茜;《一個女人》:自傳體寫作投射的社會學意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7 王欽仁;俄羅斯當代文學還能得到中國讀者青睞嗎[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8 朱白 走走;價值觀輸出與當代文學的大國之夢[N];文匯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陳潔;印度當代文學:無聲無息的光輝[N];中華讀書報;2010年
10 張清芳;德國當代小說新趨勢[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輝輝;從艾特瑪托夫到佩列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余富兆;從現(xiàn)實主義的復歸到多元并舉[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3 阮氏妙齡;越南當代文學的“他者”與“同行者”[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李雪;戴維·洛奇重要小說中三種現(xiàn)代寫作方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劉愛英;塞繆爾·貝克特:見證身體之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孫桂榮;消費時代的女性小說與“后女權主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紅梅;梁貴子與池莉婚姻愛情小說比較[D];延邊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偉;艾特瑪托夫小說中的動物寓言世界[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姜百茹;艾特瑪托夫與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開放體系[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愛香;論艾特瑪托夫創(chuàng)作中的人道主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梁婧姝;艾特瑪托夫創(chuàng)作中的生態(tài)意識[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5 李云貴;論艾特瑪托夫小說的生態(tài)思想[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陽漂;試論艾特瑪托夫的生態(tài)悲劇意識與拯救意識[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7 馬美齡;論艾特瑪托夫小說的象征意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唐芮;艾特瑪托夫在中國[D];湘潭大學;2005年
9 王煒;論艾特瑪托夫小說的藝術特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于宏;試論艾特瑪托夫的《斷頭臺》[D];黑龍江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7471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74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