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觀解析《憤怒的葡萄》
本文選題:《憤怒的葡萄》 切入點:約翰·斯坦貝克 出處:《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S4期
【摘要】:約翰·斯坦貝克作為美國20世紀的一名偉大的作家,于196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憤怒的葡萄》(1939)獲普利策文學獎,被認為是斯坦貝克的巔峰之作,也是改變美國的20部書之一。本文試圖從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觀解析憤怒的葡萄,從而挖掘斯坦貝克生態(tài)觀的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John Steinbeck, a great American writer in the 20th century,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62. His novel, the Grapes of Wrath (1939),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was regarded as the pinnacle of Steinbeck's work.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grapes of anger from Steinbeck's ecological view, thus excavating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einbeck's ecological view.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天賦;;《憤怒的葡萄》:一部偉大的生態(tài)文學之作[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王忻;;《憤怒的葡萄》中的生態(tài)整體主義觀[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姍;;《憤怒的葡萄》中的生態(tài)危機意識[J];考試周刊;2010年21期
2 胡天賦;;斯坦貝克生態(tài)思想的來源[J];南都學壇;2007年03期
3 胡天賦;;生態(tài)文學批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J];南都學壇;2011年01期
4 王玉明;馮曉英;;西行還是詩意地回歸——《憤怒的葡萄》生態(tài)維度之追問[J];外語研究;2009年01期
5 胡天賦;;斯坦貝克的田園情結——再讀《斯坦貝克攜犬橫越美國》[J];南都學壇;2012年05期
6 胡治艷;;《憤怒的葡萄》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芒種;2014年03期
7 余煥珍;;芻議《憤怒的葡萄》中陸龜?shù)南笳饕饬x[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4年22期
8 曹曦穎;;《遠離塵囂》的精神生態(tài)解讀[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9 何小聰;;寫實藝術的大師:從文學新聞角度認識斯坦貝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辛媛媛;;《憤怒的葡萄》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學謙;諾貝爾文學獎美國獲獎作家作品之環(huán)境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婉;從相互獨立到相互依賴:一個和諧新秩序的建立[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崔煥;《憤怒的葡萄》中斯坦貝克生態(tài)思想的解讀[D];遼寧大學;2011年
3 張燕;論約翰·斯坦貝克小說中的人道主義思想[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4 楊艷春;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馬娜薇;從《憤怒的葡萄》看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高毅;從生態(tài)批評角度解讀《憤怒的葡萄》[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7 孫姍;《憤怒的葡萄》中的生態(tài)危機意識[D];中南大學;2010年
8 李海麗;《憤怒的葡萄》的生態(tài)批評闡釋[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雅卿;[D];鄭州大學;2009年
10 李曉梅;論《憤怒的葡萄》中的象征主義[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方杰;榮辱興衰六十載——國外斯坦貝克研究綜述[J];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俊武,陳梅;人,詩意地棲居——簡論斯坦貝克喜劇小說的主題和結構模式[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田俊武,張成美;《每個人》、《圣經(jīng)》和斯坦貝克的中篇小說[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桂枝;追尋斯坦貝克的足跡,追蹤海洋的變化[J];海洋世界;2004年10期
4 張昌宋;題材的現(xiàn)實性與內(nèi)容的真實性——評斯坦貝克的農(nóng)業(yè)工人三部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胡天賦;;點點滴滴總關情——從斯坦貝克作品中的動物刻畫看其生態(tài)思想[J];電影評介;2007年06期
6 孟芳;;“不再存在精神問題”——斯坦貝克《菊》的主題闡釋[J];中州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7 田俊武;;斯坦貝克小說的出行主題和結構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胡天賦;;游歷天下與生態(tài)憂思——讀《斯坦貝克攜犬橫越美國》[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張建林;;伊莉莎的需求——解讀斯坦貝克的《菊花》[J];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10 胡天賦;;斯坦貝克生態(tài)思想的來源[J];南都學壇;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董衡巽;;美國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啟示[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陶潔;日本的斯坦貝克年會[N];中華讀書報;2005年
2 編譯 黎文;斯坦貝克所獲諾獎曾有爭議[N];文匯報;2013年
3 王胡;企鵝贏回斯坦貝克版權[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陶潔;賽珍珠、斯坦貝克小說中的華人[N];中華讀書報;2005年
5 云也退;旅程在回家前已結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6 王萬順;“半島哈里哈氣”:蘆青河畔的少年回來了[N];中華讀書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曲鑫;加州底層者之夢[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姝靜;“綠色”的斯坦貝克[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2 陳霓;斯坦貝克作品中的美國華人形象[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嘉;斯坦貝克作品中的《圣經(jīng)》原型[D];煙臺大學;2013年
4 王玉明;折中的斯坦貝克[D];安徽大學;2006年
5 徐向英;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整體論:科學的思維和環(huán)境觀[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雁;成長與毀滅:評斯坦貝克的《小紅馬》[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曲劍舒;試論《人與鼠》[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陳冬桂;《煎餅坪》主題及其戲劇特色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楊艷春;斯坦貝克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李楊;反思東方主義傳統(tǒng):斯坦貝克筆下的中國人形象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6530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65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