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藝文通解與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較詩學
本文關鍵詞:于藝文通解與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較詩學 出處:《學術研究》2014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融合 比較詩學 鄧喬彬 貫中 人文學科 暨南大學 現(xiàn)代新詩 結集出版 古代詩 唐詩研究
【摘要】:暨南大學鄧喬彬教授去年8月結集出版了近750萬字的12卷學術文集,融貫中國古代人文學科多個領域,在較寬廣的歷史文化視野下探討傳統(tǒng)文藝學科的具體問題,使研究有所拓展,有所深入,得出不少精當見解,為學界關注,認為其研究方法值得借鑒。這里從不同論述角度擇出中肯者,以概其說。
[Abstract]:In August last year, Professor Deng Qiabin of Jinan University published nearly 7.5 million words of 12 volumes of academic works, which merged into many fields of ancient Chinese humanities. In a broa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issue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subject, so that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some in-depth, get a lot of fine views, for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s research method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
【分類號】:I106.2
【正文快照】: 《文集》第2、3卷分別是比較詩學與文化詩學,體現(xiàn)出作者的研究從文藝學到文化學之進展、深入的學術理路。鄧著不走傳統(tǒng)詩學研究路子,力圖尋找新的學術增長點,運用了跨學科的比較研究方法。第2卷就錢鍾書《舊文四篇》(后增益為《七綴集》)中的《中國詩與中國畫》、《讀〈拉奧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紅;;海外新移民女作家的邊緣寫作及文化身份透視[J];華文文學;2007年01期
2 韓嫣薇;;后殖民語境中民族主義困境的反思——《一位女士的畫像》中的文化融合思想[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單文華;;淺論《一位女士的畫像》的藝術特點[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4 魏衍學;;亨利·詹姆斯《美國人》中的文化融合觀解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沈琳;;《喜福會》中的文化內涵及其對“東方主義”的解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6 魏衍學;;一位迷失的文化朝圣者——論《美國人》中文化融合失敗的必然性[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朱士春;劉愛真;;從文化沖突和融合的角度解讀《女勇士》[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8 宋麗麗;文學世界主義·文化多元主義·文化融合[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9 邱暢;;論《喜福會》中的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10 傅淑琴;;試論亨利·詹姆斯的文化觀[J];電影文學;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成堅;;文學倫理學批評視域下的當代北愛爾蘭文化融合與反思[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洪華;文化融合中的超越與歸依[N];文藝報;2004年
2 見習記者 孫海悅;世紀文景引進帕慕克集大成之作《黑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呂紅;追索與建構:論海外華人文學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鄒濤;美國華人商文學:跨文明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許愛聯(lián)(Chidhathai Puyati);曾心文學創(chuàng)作與80年代以來泰華文學思潮[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燕;從文化沖突到文化融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舒玲娥;賽珍珠小說中的多重文化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田冬青;中西文化的撞擊與融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妍;論斯坦貝克在《伊甸之東》中對東方主義的反思[D];遼寧大學;2008年
5 甘麗鋒;和諧,融合,,和平在湯亭亭《第五和平書》中的體現(xiàn)[D];廈門大學;2009年
6 安瑛;文化的沖突與融合[D];延邊大學;2007年
7 譚進;沖突與融合[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偉;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符號[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菲;非裔美國人的身份重建和文化融合[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10 湯玉華;論伯納德·馬拉默德小說《伙計》中的文化融合[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228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42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