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抑或哲人——論歐里庇得斯批評傳統(tǒng)
本文關鍵詞:詩人抑或哲人——論歐里庇得斯批評傳統(tǒng)
更多相關文章: 歐里庇得斯 舞臺哲人 現(xiàn)代詩人 批評傳統(tǒng)
【摘要】:在整個歐里庇得斯批評史上,關于其"詩人"和"哲人"的身份之爭形成了一段公案。有學者致力于挖掘歐里庇得斯與當時的哲人和智術師的關系,認為他是位"舞臺哲人";也有人從文學創(chuàng)作及技巧出發(fā),堅定地捍衛(wèi)歐里庇得斯的詩人身份,并稱之為"現(xiàn)代詩人"。本文以這一長期存在的爭論為線索,仔細梳理了歐里庇得斯批評史。從而指出,歐里庇得斯劇作體現(xiàn)的現(xiàn)代思想,與其獨特的哲學觀密切相關,"舞臺哲人"與"現(xiàn)代詩人"可謂一體兩面。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歐里庇得斯 舞臺哲人 現(xiàn)代詩人 批評傳統(tǒng)
【分類號】:I109
【正文快照】: 在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中,歐里庇得斯的地位格外特別。他不僅受到喜劇詩人阿里斯托芬的嚴厲批評,也多次出現(xiàn)在哲人柏拉圖的著作里,被蘇格拉底稱為“最聰明的悲劇詩人”。后世大哲尼采更直言不諱地痛斥,歐里庇得斯用他“審美的蘇格拉底主義”扼殺了古希臘悲劇。歐里庇得斯身為悲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文娟;;中西語境下的“母性缺失”——再議“美狄亞”與“細侯”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2 葉虎;中西悲劇精神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3 陳柳;;論小說《苔絲》對古希臘悲劇精神的背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4 戴熒;;中西悲劇審美差異成因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5 張瓊;;中西女性悲劇初探[J];長城;2011年04期
6 孫燁;陳可培;;中西方古代生死觀之比較及其在文學作品中的表現(xiàn)[J];長春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7 寶斗;透過悲劇看中西方女性與命運的抗爭——《美狄亞》與《竇娥冤》比較賞析[J];昌吉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李紅;;析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神yG形象[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9 鄧曉;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徘徊——對古希臘悲劇的歷史透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弓艷;;對亞里士多德《詩學》悲劇論述的認識[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媛媛;德爾斐神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盧普玲;人物與敘述[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鄒景陽;走出神話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話中的悲劇意識及其對文學精神和文學主題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1年
4 向?qū)氃?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趙沛林;古希臘戲劇與雅典政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熊元義;中國悲劇引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志強;公元前6-前3世紀中西方語言學的萌芽[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挺;奧尼爾表現(xiàn)主義戲劇觀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9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王宏剛;在中西比較的視野中看中國古典悲劇的民族特色[D];暨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啟娜;文藝學視野中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D];濟南大學;2011年
2 石慧;試析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性別關系[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卜甜甜;還鄉(xiāng)·望夫·尋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俊平;阿瑟·米勒戲劇理論與《推銷員之死》[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于玲;論古希臘人的宗教命運觀念[D];遼寧大學;2011年
6 謝文麗;埃斯庫羅斯悲劇《普羅米修斯》的多角度分析[D];云南大學;2011年
7 胡婧華;古希臘悲劇命運觀的歷史演變[D];安徽大學;2011年
8 張海峰;索福克勒斯悲劇與古希臘倫理問題[D];黑龍江大學;2011年
9 楊菊;藏戲與古希臘悲劇的比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學;2011年
10 朱博;悲劇與死亡——論悲劇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審美特質(zhì)[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國龍;談談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989年03期
2 張亞璞;歐里庇得斯的《美狄亞》[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肖彩云;開歐洲“社會問題劇”之先河——歐里庇得斯《特洛亞婦女》評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4 許強;孫浩潔;;論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女性地位[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楊得坡;;從《赫卡柏》看歐里庇得斯的戰(zhàn)爭倫理觀[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王惠;;文明進化下的病態(tài)反抗——《美狄亞》殺子復仇深層心理結(jié)構(gòu)探析[J];作家;2008年16期
7 劉中陽;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呼喚——對西方四位戲劇大師關于女性問題的分析[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6期
8 李黎;;論美狄亞與崔鶯鶯對被棄命運的不同回應[J];理論觀察;2011年02期
9 杜佳;;為什么是埃斯庫羅斯?[J];思想戰(zhàn)線;2009年02期
10 李光蕊;;從《埃勒克特拉》中探析歐里庇得斯戲劇的現(xiàn)代感[J];戲劇之家;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立夫(學者);今之傳譯經(jīng)書者[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芳;小說《秘史》批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紅;論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懷疑論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琛琛;激情與理性——歐里庇得斯與拉辛相同題材古典悲劇的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3 石慧;試析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性別關系[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許強;歐里庇得斯悲劇中的女性形象[D];魯東大學;2011年
5 秦平;論歐里庇得斯對悲劇性的繼承與背離[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錢曉燕;論“費德拉”和“希波呂托斯”神話故事的改編與比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8年
7 王麗芳;美狄亞問題的倫理學解讀[D];山東大學;2010年
8 沈方舟;戲劇教育及其使命[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年
9 王颯;“美狄亞”考—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美狄亞神話變形[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應小敏;俄瑞斯忒斯故事的主題學意義及現(xiàn)代性內(nèi)涵[D];黑龍江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1355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13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