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代爾戲劇與圣經(jīng)原型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18:19
本文關鍵詞:克洛代爾戲劇與圣經(jīng)原型
更多相關文章: 克洛代爾 戲劇 圣經(jīng)原型
【摘要】:《圣經(jīng)》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西方文學具有深刻的內(nèi)在價值和意義。它是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憲章,并且集中概括了基督教的文化傳統(tǒng)與精神。作為一部宗教典籍,《圣經(jīng)》為西方文學提供了恢弘的思想內(nèi)容;作為一部文學巨著,《圣經(jīng)》為西方文學提供了豐富的文學原型,是西方文學作品的素材來源。因此,以《圣經(jīng)》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著巨大的影響。 克洛代爾的戲劇作品既有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內(nèi)容,又有深厚的基督教——圣經(jīng)傳統(tǒng)。其戲劇創(chuàng)作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對《圣經(jīng)》中人物、意象、情節(jié)、主題等原型的豐富呈現(xiàn),,對救贖、希望、仁愛等圣經(jīng)意識的大量書寫,這些關聯(lián)都彌漫在其恢弘的戲劇體系中。本文以《圣經(jīng)》為基督教文化的集中代表,通過對圣經(jīng)文本和克洛代爾戲劇文本的細讀,運用原型批評理論,來探討基督教圣經(jīng)原型對克洛代爾戲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發(fā)掘其戲劇世界深藏的基督教精神意蘊與超凡的藝術魅力。 本文由引言、正文、結語三部分構成。引言部分,簡要介紹克洛代爾的生平與戲劇創(chuàng)作的基本情況,宏觀論述基督教圣經(jīng)文化對克洛代爾及西方作家的必然影響,簡要地梳理國內(nèi)外對克洛代爾作品研究的現(xiàn)狀,指出本文的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論證本文的研究價值。 正文部分,具體分三章展開。第一章論述克洛代爾戲劇中人物的圣經(jīng)原型,重點分析了其中的耶穌型人物、拔士巴型人物和天使型人物,提出克洛代爾借鑒圣經(jīng)人物原型的現(xiàn)實意義。第二章論述克洛代爾戲劇中意象的圣經(jīng)原型,重點分析了克洛代爾作品中“水”、“十字架”和“伊甸園”的圣經(jīng)意象。第三章論述克洛代爾戲劇中主題的圣經(jīng)原型,這部分包含三個小節(jié),分別討論善惡主題、因信稱義主題和救贖主題,這是本文的升華部分,重點探討了克洛代爾戲劇與圣經(jīng)文學之間的精神層面的聯(lián)系。 結語部分,從克洛代爾的成長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家庭背景來整理基督教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以及克洛代爾戲劇對圣經(jīng)文化的發(fā)揚,以此來重申本文主旨,總結全文。
【關鍵詞】:克洛代爾 戲劇 圣經(jīng)原型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106.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1 克洛代爾戲劇人物與圣經(jīng)原型13-27
- 1.1 耶穌原型13-18
- 1.1.1 薇奧蘭14-16
- 1.1.2 科弗爾16-18
- 1.1.3 皮埃爾18
- 1.2 拔士巴原型18-22
- 1.2.1 伊瑟19-21
- 1.2.2 萊茜21
- 1.2.3 瑪拉21-22
- 1.3 天使原型22-27
- 1.3.1 阿納·韋科爾23-24
- 1.3.2 瑪爾特24-25
- 1.3.3 普蘿艾絲25-27
- 2 克洛代爾戲劇意象與圣經(jīng)原型27-37
- 2.1 “水”的意象27-31
- 2.1.1 生命28-29
- 2.1.2 懲戒29-30
- 2.1.3 洗禮30-31
- 2.2 “十字架”的意象31-33
- 2.2.1 受難31-32
- 2.2.2 福音32-33
- 2.3 “伊甸園”的意象33-37
- 2.3.1 西西里原始森林33-34
- 2.3.2 朗貝爾農(nóng)莊34
- 2.3.3 瑪爾特家鄉(xiāng)34-37
- 3 克洛代爾戲劇主題與圣經(jīng)原型37-49
- 3.1 善惡主題37-40
- 3.1.1 善惡對立37-39
- 3.1.2 善惡一體39-40
- 3.2 因信稱義主題40-43
- 3.2.1 以“信”抵制誘惑41-42
- 3.2.2 以“信”獲得重生42-43
- 3.3 救贖主題43-49
- 3.3.1 表現(xiàn)仁愛43-44
- 3.3.2 回歸天主44-46
- 3.3.3 走向希望46-49
- 結語49-51
- 致謝51-53
- 參考文獻53-5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亙;;克洛代爾《認識東方》初議[J];長江學術;2010年02期
2 秦海鷹;形與意——談中國語言文字對克洛代爾的詩學啟示[J];當代外國文學;1993年03期
3 葛雷;;克洛岱與法國文壇的中國熱[J];法國研究;1986年02期
4 維羅里克·布萊恩;;中國對十八世紀歐洲藝術的影響[J];法國研究;2008年04期
5 黃偉;;高樂待與福州——晚清法國領事高樂待的福州情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徐知免;;克洛代爾與《認識東方》[J];當代外國文學;1991年03期
7 張子榮;孫中山與基督教會[J];晉陽學刊;1987年06期
8 耿韻;;克洛代爾與“凝定的”東方[J];名作欣賞;2010年34期
9 趙峰;略論信仰[J];寧夏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10 鄭培凱;;身歷其境:清末民初中國城市與歐洲文學想象(克勞代爾篇)[J];社會科學;2008年12期
本文編號:10998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9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