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布魯姆的審美教育觀研究
本文關鍵詞:文學理論的現(xiàn)狀與趨勢——喬納森·卡勒教授訪談錄,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共中央黨校》 2015年
哈羅德·布魯姆的審美教育觀研究
劉京辰
【摘要】:審美教育充分肯定審美的人本價值,把關心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尊重個性發(fā)展、促進個體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為根本尺度。唯有深刻把握布魯姆文學經(jīng)典觀中“審美自主性”的內(nèi)涵,才能準確理解他對文學經(jīng)典的判斷,也才能準確把握他的審美教育觀。受諾斯替主義、尼采的權力意志論、精神分析理論與浪漫主義的影響,布魯姆將“孤獨”、“死亡”、“痛苦”視為人生必然的難題,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內(nèi)在的“自我”,而“自我”的創(chuàng)造與認知是解決人生難題的正確途徑。文學經(jīng)典是“自我”創(chuàng)造方式的一種,是人類獲得“永生”的一種方式,又由“內(nèi)在自我”原創(chuàng)生成。由于認同尼采所認為生命的快樂在于是“超越——毀滅——再超越”的過程觀點,布魯姆將在影響的焦慮下創(chuàng)造文學經(jīng)典的過程理解為體現(xiàn)生命意義的過程,文學經(jīng)典由內(nèi)在“自我”“原創(chuàng)”產(chǎn)生,并且具備屬于“自我”的“陌生性”。布魯姆的“審美教育觀”與凸顯“審美自主性”特點的文學經(jīng)典觀具有內(nèi)在的同構性,兩者都關注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狀態(tài),期望訴諸“審美”、“情感”和“自我”,實現(xiàn)人生的超越,達到“自由”的境地,這與席勒的美育思想相似。但與席勒培養(yǎng)“理想的公民”是為了解決德國社會的政治問題不同,布魯姆認為審美教育的終極意義在于,培育、修復、重塑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自我”,通過“審美”,促進人的精神與情感的完滿。在客觀上,起到改善文學經(jīng)典面臨的被冠以“道德論”、“社會論”、“價值論”闡釋的現(xiàn)狀,解決文學閱讀日漸衰落的問題,以最終影響文學經(jīng)典的遴選。也正是在以“審美”觀照人的“情感”與內(nèi)在“自我”的層面上,布魯姆的審美教育觀具備深廣的人文關懷!绑w驗式的閱讀”布魯姆列出的文學經(jīng)典,是他認為實現(xiàn)“審美教育”最有效的方式!绑w驗式的閱讀”是一種注重閱讀狀態(tài)與通達內(nèi)在“自我”的閱讀,是普通讀者實現(xiàn)“審美”人生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712.0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金永兵;陳曦;;文學經(jīng)典的闡釋與美國精神的建構——哈羅德·布魯姆“文學經(jīng)典”理論解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王寧;“文化研究”與經(jīng)典文學研究[J];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05期
3 姚文放;;文學經(jīng)典之爭與文化權力的博弈[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02期
4 湯杰英;美育概念考察[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5 張龍海;;哈羅德·布魯姆論莎士比亞[J];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梁曉萍;;文學經(jīng)典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兼與聶珍釗先生商榷[J];文藝研究;2014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譞;[N];文藝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艾潔;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占偉;;視覺霸權反思與多重審美感知重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董龍昌;;蘇格拉底“美在效用說”新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3 何仁富;維特根斯坦的“圖式說”與尼采的“透視論”——兼論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對哲學的主題轉(zhuǎn)換[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4 楊茂明;;尼采的“權力意志論”辨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5 周莉;;尼采哲學反本體論的后現(xiàn)代主義傾向[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6 張昳麗;周玲;;大學人文素質(zhì)教育審美化探究——以大學語文教學為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馮廣東;意與藝[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李道先,侯曙芳;試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審美教育[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余潔平;儒家道德形而上學的建立——論賀麟的道德觀[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張玉能;英國經(jīng)驗主義美學論審美趣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國良;;美的本質(zhì)新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祁志祥;;中國美學史研究的觀念更新及路徑創(chuàng)新[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楊麗坤;;關于休閑道德的幾點思考[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楊玉東;;以科學發(fā)展觀引領編輯的審美意識[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張衛(wèi);;托勒密天文學中本輪-均輪方法何以可能?[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6 張衛(wèi);;托勒密天文學中本輪-均輪方法何以可能?[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7 張?zhí)礻?;莊子美育思想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周計武;;現(xiàn)代主義的焦慮[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譚家健;;《左傳》美學思想札記[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10 陳粵;;略論馬克思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的理論語境[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3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邵鴻雁;中國美學“味”范疇新論[D];吉林大學;2011年
5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6 宮瑜;交往理性與道德共識[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學謙;酒神狂歌與刑天之舞[D];吉林大學;2011年
8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9 饒建華;東山魁夷繪畫美學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楊亭;土家族審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代麗君;論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史觀[D];湘潭大學;2010年
2 李華;論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D];蘇州大學;2010年
3 王珊;從彭麗媛、宋祖英、譚晶的歌唱藝術看中國當代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方向[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宋玉紅;一道醒目的叛逆風景[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的調(diào)查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魏津津;健身氣功科普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袁茵;傅雷音樂思想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弘強;高中作文創(chuàng)意中的美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喬宇沫;論我國當代動畫電影中丑的形象塑造[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寧;文學經(jīng)典的構成和重鑄[J];當代外國文學;2002年03期
2 張龍海;哈羅德·布魯姆教授訪談錄[J];外國文學;2004年04期
3 沈宗美;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挑戰(zhàn)[J];美國研究;1992年03期
4 哈羅德·布魯姆,張龍海;體現(xiàn)在作家身上的作品——傳記批評系列總引[J];南方文壇;2002年03期
5 喬納森·卡勒;何成洲;郝志琴;;文學理論的現(xiàn)狀與趨勢——喬納森·卡勒教授訪談錄[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胡寶平;論哈·布魯姆“詩學誤讀”[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7 孫康宜;;我曾卷入四次論戰(zhàn)——哈羅·布魯姆訪談[J];書城;2003年11期
8 郝嵐;;經(jīng)典的際遇[J];書城;2006年07期
9 徐文博;六種修正比——評布魯姆的“逆反”詩論[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10 張旭春;革命·意識·語言——英國浪漫主義研究中的幾大主導范式[J];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福如;;布魯姆道德感知與特殊性理論及其意義[J];學理論;2009年16期
2 白書藏;;布魯姆的文學經(jīng)典觀的主要特點[J];大眾文藝;2010年01期
3 湯擁華;;為了孤獨的閱讀——哈羅德·布魯姆讀記[J];藝術廣角;2011年05期
4 胡強寧;;布魯姆的教學評價[J];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5 ;捕猴記[J];科學時代;1999年06期
6 古克平,張躍軍;“是人在寫詩,是人在思考”——布魯姆與德里達關于詩人自我之爭[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7 孫康宜;;我曾卷入四次論戰(zhàn)——哈羅·布魯姆訪談[J];書城;2003年11期
8 ;歐洲哲學[J];全國新書目;2003年07期
9 徐靜;;哈羅德·布魯姆教授訪談錄(英文)[J];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05期
10 胡慧峰;;朱迪·布魯姆:最受爭議的美國少年暢銷書作家[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春華;;幼兒園幼兒飲食現(xiàn)狀及其對策[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魯 作家,書評人;[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2 錢文亮;[N];中華讀書報;2001年
3 喬納森;[N];東方早報;2011年
4 王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5 賈曉偉;[N];北京日報;2011年
6 張龍海;[N];文藝報;2011年
7 許知遠;[N];經(jīng)濟觀察報;2005年
8 山東社科院 戰(zhàn)旭英;[N];社會科學報;2007年
9 馮克利;[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周帆 陳姍姍;[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艾潔;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翟乃海;哈羅德·布魯姆詩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京辰;哈羅德·布魯姆的審美教育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2 張海艷;戴維·H·羅森布魯姆多元公共行政觀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毛思敏;布魯姆的“誤讀”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肖井泉;論哈羅德·布魯姆的經(jīng)典觀[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5 白書藏;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經(jīng)典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瑞瑞;布魯姆的正典理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代麗君;論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史觀[D];湘潭大學;2010年
8 林成川;詩之辯護抑或詩之驅(qū)逐?[D];浙江大學;2009年
9 湯穎;當理智成為偏見——艾倫·布魯姆大學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宏濤;論哈羅德·布魯姆的詩質(zhì)崇高[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文學理論的現(xiàn)狀與趨勢——喬納森·卡勒教授訪談錄,,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94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0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