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蒜薹之歌》英譯本中主位推進結構之變遷
發(fā)布時間:2017-11-23 18:19
本文關鍵詞:《天堂蒜薹之歌》英譯本中主位推進結構之變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漢英文學翻譯中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轉(zhuǎn)換情況。作者和說話者的主位選擇,體現(xiàn)了他們的交際意圖,這種交際意圖在翻譯時不可忽視,否則,隱含在主位結構中的信息將會丟失,譯文和原文的文學效果將會不對等。然而,由于漢英兩種語言的差別,在漢英翻譯過程中,在一些情況下,原文的主位結構并不能保留在譯文中,這時就會出現(xiàn)主位錯位。 首先,本文從漢英語言的特點出發(fā),研究了文學翻譯中導致合理主位錯位的因素。根據(jù)潘文國的漢英對比研究,中西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差異。西方人在認識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時候,傾向于采用理性的、科學的思維方式,而中國人則更加注重悟性,這是一種注重領悟的思維方式。這兩種思維方式分別對英語和漢語產(chǎn)生影響,最終導致漢英有不同的語言特點,正是這些獨特的語言特性,造成了合理主位錯位。 在這種情況下,原文的主位信息將會丟失。因此,合理主位錯位不可避免,同時,它又導致譯文和原文在文學效果上不對等。本文通過對比《天堂蒜薹之歌》原文和譯文中的主位結構和主位的轉(zhuǎn)換情況,提出了文學翻譯中主位結構和主位推進模式的轉(zhuǎn)換策略。本文認為,在文學翻譯中,如果原文的主位結構不能保留在譯文中,譯者應當采取適當?shù)姆g策略,用其它方式在譯文中再現(xiàn)丟失的主位信息,只有這樣,譯文才能與原文有文學效果上的對等。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望琪;;主位概念的嬗變[J];當代語言學;2008年02期
2 賀志剛;漢、英主位數(shù)目的差異調(diào)查及啟示[J];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01期
3 杜娟;翻譯中導致語篇主位推進改變的因素[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徐盛桓;漢語主位化初探[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4期
5 趙德全;葛憶翔;;英漢翻譯中的主位錯位現(xiàn)象[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6 肖群;;主述位結構與翻譯等值性[J];外語研究;1993年03期
7 方琰;論漢語小句復合體的主位[J];外語研究;2001年02期
8 尹富林;胡元江;;基于語料庫的英漢科技語篇銜接機制比較與翻譯[J];外語研究;2010年03期
9 方琰,,艾曉霞;漢語語篇主位進程結構分析[J];外語研究;1995年02期
10 方琰;試論漢語的主位述位結構——兼與英語的主位述位相比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本文編號:12193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21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