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舞蹈教育的現(xiàn)狀_嘉禾舞蹈工作室現(xiàn)狀_淺談廣場舞蹈的社會功能
本文關鍵詞:淺談廣場舞蹈的作用與現(xiàn)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論文網(wǎng) > 藝術論文發(fā)表 > 淺談廣場舞蹈的社會功能
淺談廣場舞蹈的社會功能
發(fā)布日期: 2013-12-15 發(fā)布:
2013年7期目錄 本期共收錄文章20篇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日益增長,廣場舞蹈作為一種新的休閑、迅速普及。它是舞蹈發(fā)展過程中傳承下來的魁寶,憑借著其本身豐富的舞蹈種類以及優(yōu)美的肢體語言,再輔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內涵,不但成為了群眾鍛煉身體、交流感情的方式之一,而且還把愉悅的情緒傳遞給了每一個參與者和參觀者。本文從廣場舞蹈現(xiàn)狀的角度上,綜述了廣場舞蹈的藝術特征、廣場舞蹈所承擔的社會功能。
中國論文網(wǎng)
關鍵詞:廣場舞蹈 藝術特征 社會功能
前言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舞蹈藝術也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今,隨著精神文明的不斷提高,作為“舞蹈之母”的廣場舞蹈迅速發(fā)展,以星火燎原之勢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重要的一種生活娛樂方式,這種舞蹈文化也在廣場舞蹈中得到廣泛體現(xiàn)。
一、廣場舞蹈的定義
對于廣場舞蹈的定義,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很多人認為,廣場舞蹈就是民族民間舞,這是不正確的。比如,芭蕾舞、街舞、古典舞也可以在廣場上表演,那是不是說,它們就不能是廣場舞蹈呢,顯然,它們一樣也是可以的。廣場舞蹈首先是一個公共舞,不應該單以是什么舞種來判斷它,應該是以表演形式、場地選擇等多方面來判定。從舞蹈的難度來說,是以簡易為主,廣大群眾都能接受的。所以我覺得廣場舞蹈應該是適合廣大群眾的、能被廣大群眾接受的、能在廣場上進行的、開放的、能使人心情愉悅的、能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并具有健康價值的一種藝術形式。
二、廣場舞蹈的藝術特點
廣場舞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它來源于勞動生活,使勞動群眾走出家庭,置身于廣場,全身心融入于自然環(huán)境的場景中,完成了自我享受,自行傳承的過程.因此,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集體性
廣場舞蹈很大一個特點就是人數(shù)眾多,人群不限,不論是男女老少,皆可參加,群眾跟演員沒有明顯區(qū)別,群眾也可以是演員,演員也可以是群眾。創(chuàng)造者、參與者、傳承者都是廣大人民群眾,故廣場舞蹈是群眾參與性很強的的一個藝術形式,它的表演方式都是以集體形式進行的,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甚至更多人,場面很是熱鬧、壯觀。因人數(shù)眾多,所以廣場舞蹈的表演場地必須是在廣場上進行,表演場地一般比較開闊,如廣場,公園,社區(qū)開闊地,還有路邊等,只有場地夠開闊,都能成為廣場舞蹈的表演場地。
2.自發(fā)性
所謂自發(fā)性,就是能根據(jù)自己內心的喜好自發(fā)的去做某一件事情。自我參與,自我娛樂,不需要人組織,不需要人發(fā)動。廣場舞蹈不像高校的專業(yè)舞蹈課一樣,有組織有紀律的進行教學、授課以及課堂的設計,對廣場舞蹈的舞者們來說,自發(fā)的來,自行的離開,不會有約束。很多人都是自己提著DV機,自己帶上音響,自己帶上所需音樂,在某處路邊、廣場、公園就開始舞蹈,隨著一個兩個人激情的舞動,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有這個共同的興趣愛好或想嘗試一下而自發(fā)的參與進來。
3.娛樂性
廣場舞蹈產(chǎn)生以來就多以娛樂性為主要特征。民眾在參與廣場舞蹈時不求功利,不為名利,完全是為了娛樂,這跟商業(yè)演出不一樣,沒有商業(yè)性質,也不為錢財。比如晚上公園里的廣場舞,晨練時的集體舞等都是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他們利用舞蹈來抒發(fā)他們的內在情感,使自己的情感達到升華,產(chǎn)生身心、精神的愉悅感?鞓肥强梢詡魅镜模璧刚叩挠鋹偳榫w還能帶動觀賞者的精神,使觀賞者也有精神的一個享受過程。而對舞蹈者本身來說,這同時也是表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的機會。這就是決定廣場舞蹈娛樂性的原因所在。
同時,廣場舞蹈的舞者們在舞蹈中對音樂的選擇也是由原來的民歌、老歌逐漸轉變?yōu)楦邐蕵沸缘牧餍袠,所謂“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回聲”,沒有音樂的舞蹈就像是失去翅膀的鳥兒。廣場舞蹈也是如此,不過對于音樂的選擇一般都是節(jié)奏感強、節(jié)奏型簡單的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比如,慕容曉曉的《愛情買賣》,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還有郁可唯的《傷不起》,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魳,在結合了廣場舞蹈之后,收獲的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之所以選擇流行音樂作為伴奏,一個是可以為大家變換音樂元素,達到更好的娛樂效果,而且流行音樂的的更新速度快,另一個也是比較能喚起大家在舞蹈過程中的活力,在音樂中享受舞蹈,在舞蹈中享受娛樂。
4.隨意性
在舞蹈藝術中,廣場舞蹈不像芭蕾,不像古典舞,也不像民族民間舞,它沒有一套特定的訓練方法,沒有特定的一個場所,也沒有特定的參與者,所有群眾都可以是參與者。一個是舞蹈動作的隨意性,在舞蹈的過程中,也沒有要求說這個動作必須要這樣做或那樣做才是正確的。跟高校的舞蹈專業(yè)課程不同,高校的舞蹈課程是有組織、有紀律,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學習的,并且在上課的過程中所涉及的舞蹈藝術方面的知識也是更深層次的。比如,舞蹈動作的難度,在舞蹈風格的把握上嚴格要求等。廣場舞蹈卻不同,參與者們可以隨意的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隨意的進行情感的交流。第二個是時間的隨意性,廣場舞蹈沒有具體的時間規(guī)定,可以是清晨,中午,也可以是傍晚,只要你想舞蹈,任何時候都可以。對參與者也沒有時間的限定,你隨時可以參與進去,跟著大家一起舞動身體,感受廣場舞蹈的魅力,也可以隨時退出,做個觀賞者,為他們送上熱烈的掌聲。這兩點也成為了廣場舞蹈吸引人的一大特點。
三、廣場舞蹈的社會功能
。1)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眾傳播
廣場舞蹈是一種廣場文化,它的直接媒介人就是廣大人民群眾,他們創(chuàng)作這種文化、參與這種文化并傳承這種文化。而我國的舞蹈文化相對來說只是很狹隘的掌握在高校里的老師學生、各地的歌舞劇院以及健身房的舞蹈教練等少數(shù)人手里,這就對我國的舞蹈文化造成一種斷層,舞蹈文化應該是廣大人民群眾都能觸摸到的一種文化。由于廣場舞蹈的直接創(chuàng)造人、參與人就是人民群眾,這就給舞蹈文化跟人民群眾之間架了一座橋梁,人們通過廣場舞蹈接觸到各種舞蹈文化,所以廣場舞蹈能夠對舞蹈文化起到一個很好的大眾傳播。 。2)有利于身體的身心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一句名言。然而隨著高科技時代的到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被自動化,由機器代替了人力,不再需要人親力親為了,而我們也隨著這種生活自動化而漸漸陷入了各種亞健康狀態(tài)。廣場舞蹈具有良好的健身價值這是毋庸置疑的,司徒炳坤就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展跳舞不但能加速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機能,而且能增強身體素質,改變身體形態(tài)。也有學者通過研究跳舞者的跳舞時間發(fā)現(xiàn),參與者一般在跳完兩支舞(即10分鐘左右)后心律可以達到120以上,而且跳完一小時后心律也不會超過140,這就證明廣場舞蹈是一項良好的有氧運動。當我們專注于舞蹈時,我們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在舞蹈里,此時,我們身體的其他部門機能就獲得了調整和休息,所以,經(jīng)常進行舞蹈鍛煉,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延緩衰老,消除緊張的情緒,消除萎靡,緩解各種壓力,康復機體,從而提高人體的各項機能。同時,進行廣場舞蹈鍛煉對于過于肥胖的人還能起到減肥作用,燃燒過剩的脂肪。對普通人來說能塑造體形,提高人體的協(xié)調能力,健旺身體的各個部位的肌肉群。經(jīng)常參加廣場舞蹈,可以使人的體形更加勻稱苗條,體態(tài)更加剛健柔美,動作也更加舒展協(xié)調,還可以增強記憶力,減緩記憶力減退的現(xiàn)象,保持一個良好的記憶狀態(tài)。
。3)有利于社會的和諧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高樓大廈在城市里如雨后春筍般平地崛起,獨家院落、小洋房也在鄉(xiāng)鎮(zhèn)散落開來,生活住房條件是好了,可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卻在不斷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增加。在同一座大樓里,很多人生活了一年卻不知道鄰居長什么樣,整天能看見的是彼此的大門緊閉,這種情況在很多城市比比皆是。而在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里,在電視、電腦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大家在夜晚還會出來一起乘涼、聊天、喝茶,但現(xiàn)在卻很難看到這種情景了。廣場舞蹈卻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個融入大家、集體活動的機會,人們在舞蹈中無形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縮短了彼此的代溝。如交誼舞、拉丁舞是需要舞伴的舞蹈,舞伴與舞伴之間的零距離接觸,必然使人們原有的生疏、隔閡都一一去掉了,協(xié)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們共同舞蹈,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在這和諧的氛圍中結下深厚的友誼。廣場舞蹈不僅能協(xié)調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協(xié)調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個人融于集體,集體帶動個人,同時還能促進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從而使得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通過廣場舞蹈這根紐帶而變得更加和諧。
結語
生命在于運動,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是每一個人的普遍愿望。而廣場舞蹈作為源遠流長的并廣受歡迎的大眾藝術,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走出家門、融入大眾、展現(xiàn)自我、強身健體的機會。我們要利用好廣場舞蹈的這一載體,展現(xiàn)群眾文化,傳承舞蹈藝術,通過向外延伸輻射,進一步帶動各類文化藝術的開展,形成一個大的藝術格局、文化格局,進而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春暉.廣場舞蹈時下興旺之探析[J].大眾藝術,2010,(04).
[2]陳愛寶.廣場舞蹈活動中的群眾性與現(xiàn)代性[J].劇作家,2006,,(02).
[3]袁荳,卓張鵬.淺談大眾文化中的廣場舞蹈[J].青春歲月,2011,(22).
[4]晏仲謀.淺談廣場舞蹈的作用與現(xiàn)狀[J].才智,2011,(31).
[5]牟頂紅.廣場健身舞研究現(xiàn)狀綜述與趨勢展望[J].科技風,2010,(24).
[6]雷勝輝.論廣場舞蹈的藝術特征[J].大眾文藝,2011,(04).
[7]王紅玉.廣場舞蹈作用力之初探[J].黃河之聲,2009,(24).
[8]歐光艷,梁傳誠.民間舞蹈、民間體育競技與廣場舞蹈[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9]蔡東.淺談城市廣場群眾舞蹈[J].戲文,1999,(06).
[10]易紅武.廣場群眾舞蹈文化現(xiàn)象發(fā)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6,(04).
[11]鄧小娟.廣場民間舞蹈的特點及其當代的發(fā)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7,(04).
[12]刑莉莉.淺談民間舞蹈對廣場舞蹈的發(fā)展的影響[J].大眾藝術.2011,(23).
[13]許洪文,聶勝男.莆田市廣場舞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14]孫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8,(05).
[15]張大鳴.試論舞蹈藝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美與時代(下),2010,(09).
本文關鍵詞:淺談廣場舞蹈的作用與現(xiàn)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26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7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