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走出舞蹈拙于敘事的藩籬
本文關鍵詞:有意味的形式——走出舞蹈拙于敘事的藩籬
更多相關文章: 民俗舞蹈 抒情舞蹈 藝術形式 表現(xiàn)形式 舞蹈藝術 交流形式 審美需求 故事時間 舞蹈作品 敘事視角
【摘要】:正舞蹈是眾所周知的藝術形式,在諸多場合下備受人們青睞。人們的印象中,舞蹈或優(yōu)美舒緩、或勁爆火辣、或于臺前展示身體之美感、或于身后烘托歌聲之氣氛,這多樣紛繁的舞蹈形式之中,有多少人曾注意過——舞蹈,也能夠敘事;有多少人曾發(fā)現(xiàn)過——舞蹈,也可以敘事;有多少人曾思考過——舞蹈,其實可以很好地進行敘事。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民俗舞蹈 抒情舞蹈 藝術形式 表現(xiàn)形式 舞蹈藝術 交流形式 審美需求 故事時間 舞蹈作品 敘事視角
【基金】: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產(chǎn)業(yè)形態(tài)區(qū)域舞蹈創(chuàng)作策略研究”,編號:12DE22
【分類號】:J705
【正文快照】: 舞蹈是眾所周知的藝術形式,在諸多場合下備受人們青睞。人們的印象中,舞蹈或優(yōu)美舒緩、或勁爆火辣、或于臺前展示身體之美感、或于身后烘托歌聲之氣氛,這多樣紛繁的舞蹈形式之中,有 多少人曾注意過———舞蹈,也能夠敘事;有多少人曾發(fā)現(xiàn)過———舞蹈,也可以敘事;有多少人曾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喻安苒;;論舞蹈的意境及審美[J];青春歲月;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小娟;;甘肅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遺存[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應杰;;論巴塘弦子舞蹈的表現(xiàn)形式[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陳育燕;;模仿中的期盼——以湄洲島元宵“鬧媽祖”舞蹈“耍刀轎”的乩童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黃午妍;;漳州浦南“大神\*”文化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李菁;王一波;;論湘西土家族民間祭祀舞蹈中傳統(tǒng)宗教文化的體現(xiàn)[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李國貞;;民間舞蹈“九鯉舞”初探[J];才智;2009年14期
7 管琳;;淺談遼代宗教與遼代樂舞文化的“共同點”[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6期
8 和曉蓉;;彝族老虎笙舞蹈的藝術特色[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9 岳春;;宗教審美在舞蹈教學中的滲透[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10期
10 李飛銳;;從儺祭至儺戲之民俗舞蹈文化[J];歌海;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閻成立;張倩;;滿族薩滿舞蹈研究[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孫慧佳;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薩滿舞蹈結構及功能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2 陳文龍;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楊潔;芭蕾舞劇《白毛女》與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4 Yoshiko Takeshige;《莊子》與《流浪舞集》[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鄭喜淑;少數(shù)民族生態(tài)文化資源保護與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董德光;戲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7 董昕;戲曲現(xiàn)代教育改革發(fā)展歷程研究1949-2009[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8 王陽文;族群·身體·表征[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曦;廣西南丹白褲瑤銅鼓舞考察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李國貞;民間舞蹈“九鯉舞”的舞蹈形態(tài)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諾敏;蒙古族薩滿舞的表現(xiàn)形式及文化特征[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4 額瑜婷;元江縣羊街鄉(xiāng)哈尼族棕扇舞文化歷史變遷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5 張崧;拉祜族厄莎信仰下的祭祀舞蹈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1年
6 李君;土家族擺手舞衍化形態(tài)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黃蘭;苗族反排木鼓舞之教材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包妮娜;安代舞的傳統(tǒng)形態(tài)及傳承[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羅銘;羌族薩朗舞蹈形態(tài)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張惟;林懷民意象類舞蹈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小娟;;生態(tài)文明時代的民俗舞蹈價值觀重構[J];舞蹈;2010年07期
2 譚靜波;中原民俗舞蹈之特性[J];東方藝術;1998年02期
3 袁禾;中國民俗舞蹈的準宗教性[J];舞蹈;1998年06期
4 蔡朝虹;;湄洲灣媽祖民俗舞蹈的考察[J];藝苑;2006年09期
5 紀蘭慰;舞蹈民俗學的學術定位[J];民族藝術;1998年02期
6 紀蘭慰;論民俗舞蹈的儀式[J];民族藝術研究;1999年03期
7 楊軍;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俗舞蹈與現(xiàn)代社會[J];民族藝術研究;2000年06期
8 董惠;;戲舞聯(lián)訣,相映生輝——談黃河三角洲民俗舞蹈與民間戲曲的交融[J];文教資料;2008年30期
9 周志強;;從文化認同到奇俗異觀:新民俗舞蹈及其他[J];藝術評論;2009年08期
10 黃巴特;敖特根;;新世紀蒙古舞發(fā)展略述[J];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麗萍;;舞由童心生 樂自童趣來——由少年舞蹈《萌動》的創(chuàng)作淺析少兒舞蹈的特點[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2 李晨暉;;對大型綜藝晚會舞蹈的思考[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朱妮婭;草文;;試論童聲合唱的訓練要素[A];浙江省群眾文化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黃東遼;;淺談校園集體舞[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5 李淵;;識譜的困惑[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6 楊正中;毛鷹;;布依族嗩吶藝術研究[A];布依學研究(之八)——貴州省布依學會布依文化與旅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熊芳;;淺談師范民間舞教學及示范[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8 曾國平;;初論舞蹈編排與音樂創(chuàng)作[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9 蘇年布德;潘萍;烏達巴拉;;“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于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9年3月——5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10 趙敏俐;;關于加強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問題研究的幾點思考[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鳳群;三角麒麟 民俗舞蹈也時尚[N];中山日報;2010年
2 康玉巖;傳統(tǒng)舞蹈勿因旅游開發(fā)變味[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記者 楊力葉;臨桂魅力綻放桂林百姓大舞臺[N];桂林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梁婷;新山歌唱出“新客”情[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5 魏武;《神州和樂》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N];人民日報;2007年
6 杏兒;將《泰山》畫到國家大劇院[N];中國文化報;2009年
7 周儀;民族歌舞匯京城 齊為奧運來助興[N];中國藝術報;2008年
8 記者 姜平;河邊對唱沙田民歌[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9 景寧縣報道組 葉秀華;景寧推出民歌復興計劃[N];浙江日報;2009年
10 ;來,與墨西哥一起跳舞吧[N];中國文化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安學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高仙玉;中國朝鮮族舞蹈與韓國民族舞蹈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曉璐;濰坊傳統(tǒng)春節(jié)文化下的民俗舞蹈[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倩;淺析中國新民歌[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尹yN雯;以箏歌為表現(xiàn)形式的古典詩詞彈唱藝術初探[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4 伊楠;約·塞·巴赫部分器樂作品中外來音樂因素的影響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麗竹;即興舞蹈的言語與呈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璇;論歌劇中重唱的作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馬雪竹;淺論在鋼琴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章程;侗族儺舞“咚咚推”的象征符號解讀[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郭博理;論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俊生;合唱與人文素質(zhì)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399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63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