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文藝思想研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0:13
鄧小平文藝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當前學界對鄧小平文藝思想研究較為廣泛,涉及了其中的許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鄧小平文藝思想的特征研究,鄧小平文藝思想的主要內容研究,鄧小平文藝思想的比較研究,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價值與意義研究,鄧小平文藝思想發(fā)展階段性研究。
【文章來源】: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17,(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鄧小平文藝思想特征
(一) 突出的人民性
(二) 顯著的科學性
(三) 鮮明的創(chuàng)新性
(四) 高度的開放性
(五) 獨特的現(xiàn)實性
二、鄧小平文藝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 文藝的人民性思想
(二) 文藝管理思想
(三) 文藝美學思想
(四) 辯證法思想
三、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價值與意義
(一) 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和諧社會的價值
(二) 鄧小平文藝思想體系的承上啟下作用
(三) 關于文藝作品評價思想的當代意義
四、鄧小平文藝思想的比較
(一) 與馬克思、恩格斯文藝理論的比較
(二) 與列寧文藝思想的比較
(三) 與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比較
五、鄧小平文藝思想的發(fā)展階段
(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二) 建國初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三)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略論鄧小平對列寧文藝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J]. 吳曉都.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5(04)
[2]論鄧小平的文藝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 饒世權.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5(01)
[3]論鄧小平文藝理論中的辯證法思想[J]. 陳勇.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0(05)
[4]試析抗戰(zhàn)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J]. 杜寒風. 求實. 2009(S2)
[5]鄧小平文藝美學思想與傳統(tǒng)儒家雅俗論[J]. 李天道. 理論與改革. 2007(03)
[6]論毛澤東、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共同特征[J]. 劉玉瓊.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2003(03)
[7]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本質和特征[J]. 肖佩華.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1(04)
[8]試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體系及其價值[J]. 夏靜.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1(02)
[9]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人民性”特征[J]. 葉立群.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0(04)
[10]鄧小平以人民為本位的文藝思想的探析[J]. 張波.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本文編號:3236479
【文章來源】: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17,(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鄧小平文藝思想特征
(一) 突出的人民性
(二) 顯著的科學性
(三) 鮮明的創(chuàng)新性
(四) 高度的開放性
(五) 獨特的現(xiàn)實性
二、鄧小平文藝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 文藝的人民性思想
(二) 文藝管理思想
(三) 文藝美學思想
(四) 辯證法思想
三、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價值與意義
(一) 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和諧社會的價值
(二) 鄧小平文藝思想體系的承上啟下作用
(三) 關于文藝作品評價思想的當代意義
四、鄧小平文藝思想的比較
(一) 與馬克思、恩格斯文藝理論的比較
(二) 與列寧文藝思想的比較
(三) 與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比較
五、鄧小平文藝思想的發(fā)展階段
(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二) 建國初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三)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略論鄧小平對列寧文藝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J]. 吳曉都.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5(04)
[2]論鄧小平的文藝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 饒世權.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5(01)
[3]論鄧小平文藝理論中的辯證法思想[J]. 陳勇.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0(05)
[4]試析抗戰(zhàn)時期鄧小平的文藝思想[J]. 杜寒風. 求實. 2009(S2)
[5]鄧小平文藝美學思想與傳統(tǒng)儒家雅俗論[J]. 李天道. 理論與改革. 2007(03)
[6]論毛澤東、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共同特征[J]. 劉玉瓊.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2003(03)
[7]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本質和特征[J]. 肖佩華.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1(04)
[8]試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體系及其價值[J]. 夏靜.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1(02)
[9]論鄧小平文藝思想的“人民性”特征[J]. 葉立群.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0(04)
[10]鄧小平以人民為本位的文藝思想的探析[J]. 張波.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本文編號:32364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364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