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書法論文 >

中興與終結:8世紀小篆的嬗變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0:10

  本文關鍵詞:中興與終結:8世紀小篆的嬗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8世紀是中國小篆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時期,而李陽冰是其中的關鍵人物。本文分別考察了701—754年間(安史之亂前)及755—800年間(安史之亂后)有關小篆嬗變的若干因素,并重點探討李陽冰給小篆帶來的轉折——他究竟中興了小篆,還是終結了小篆?在李陽冰之前,《正始三體石經》中的懸針篆是唐人學習小篆的最重要的范本;晚唐以后,李陽冰的垂露篆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小篆范本。不僅李陽冰自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后人亦多持此論。李陽冰“刊定《說文》,修正筆法,學者師慕,,篆籀中興”,功不可沒。然而,與此同時,小篆在李陽冰之后,干人一面,生機漸失,也是事實。 8世紀也是唐朝歷史、文化的關鍵時期。陳寅恪說,“論唐史者必以玄宗之朝為時代畫分界線,”“宇文泰所創(chuàng)建之關隴集團完全崩潰,及唐代統(tǒng)治階級轉移升降即在此時”。玄宗之朝,712—756年,基本在8世紀上半葉。755—763年的安史之亂,在8世紀中葉!疤拼幕瘜W術史上承先啟后轉舊為新關捩點之人物”(陳寅恪語),韓愈(768—824),貞元八年(792)提出“修其辭以明其道”,從此開啟古文運動的黃金時代——其時則在8世紀末葉。本文試圖找到8世紀小篆的轉折,與8世紀唐王朝的轉折——安史之亂,以及與8世紀文學的轉折——古文運動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8世紀 小篆 李陽冰 中興 終結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292.31
【目錄】:
  • 內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關于701-754年間的小篆8-36
  • 第一節(jié) 書者身份的轉折8-14
  • 第二節(jié) 唐隸中興14-18
  • 第三節(jié) 小篆之祖18-20
  • 第四節(jié) 唐人小篆的依據20-28
  • 第五節(jié) 懸針篆與垂露篆28-34
  • 第六節(jié) 正字學34-36
  • 第二章 關于755-800年間的小篆36-68
  • 第一節(jié) 大唐中興36-40
  • 第二節(jié) 篆籀中興40-48
  • 第三節(jié) 文章中興48-50
  • 第四節(jié) 李陽冰小篆的依據50-56
  • 第五節(jié) 李陽冰小篆的得失56-64
  • 第六節(jié) 李陽冰小篆的影響64-68
  • 結語68-75
  • 注釋75-82
  • 參考文獻82-84
  • 鳴謝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衛(wèi)燕紅;;試論徐鍇對李陽冰的批駁[J];文教資料;2008年28期

2 靳永;;試論《在昔篇》在古文字書法學研究中的意義[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張煊;烏石山香樹[J];福建文學;2003年12期

4 康懷遠;李白生于神龍元年新證[J];江漢論壇;1985年04期

5 陳有恒;說“笑”[J];咸寧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6 李瑞秀;斯翁之后 獨步書史——李陽冰書法藝術[J];青少年書法;2004年21期

7 史文磊;金碩;;李陽冰刊改《說文》之統(tǒng)計分析[J];宜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守墨;;婉轉通暢 勁利豪爽——唐代書法家李陽冰的書法藝術[J];青少年書法;2006年11期

9 周本淳;唐朝李氏的輩分問題[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10 房日晰;宋本《李太白文集》三題[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維彪;;吳昌碩對石鼓文的理解與創(chuàng)新[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韓祖?zhèn)?;秦始皇紀功刻石的文字學價值[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3 霍松林;;《邱星作品集》序[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閻琦;;再論李白不卒于寶應元年[A];中國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5 姜玉梅;;秦簡文字與小篆之比較[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劉瀚林;;關于廈門3G/TD“交鑰匙”工程的思考[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徐本立;;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A];中國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國李白學會第二屆年會紀事[C];1989年

8 楊栩生;;李白卒于寶應元年解說[A];李白學刊(第二輯)[C];1989年

9 余恕誠;;李白的出生地與《江西送友人之羅浮》詩[A];中國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10 舒大剛;黃修明;;李白生卒年諸說評議[A];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苗苗;中興汽車的鴻鵠之志[N];中國商報;2002年

2 欒心芙;中興打造通信IC堅強核“芯”[N];中國電子報;2001年

3 馬兵;中興與杰爾聯建實驗室[N];人民郵電;2002年

4 ;中興重點推出移動與數據[N];中國電子報;2000年

5 施艷;中興演繹寬帶生活[N];中國電子報;2001年

6 施艷;中興:技術為王[N];中國電子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趙海霞;中興:變化中尋找機遇 機遇中發(fā)展壯大[N];通信信息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熊熙玲;全線出擊[N];中國財經報;2002年

9 記者 徐勇;北方交大與中興共同籌建[N];人民郵電;2000年

10 ;中興公布亮麗年報[N];人民郵電;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蒙;漢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韓立平;南宋中興詩壇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單曉偉;秦文字疏證[D];安徽大學;2010年

4 金玲敬;《說文解字翼徵》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玨;張有《復古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瑞;西北屯戍漢簡文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吳文文;漢碑文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張素格;海峽兩岸CJK字符集差異字形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9 陸明君;魏晉南北朝碑別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8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衣雪峰;中興與終結:8世紀小篆的嬗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2 高曉莎;李陽冰事略與書藝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3 王露;龍]秦簡字形研究[D];吉首大學;2011年

4 張捷;從《說文解字》看漢字規(guī)范[D];廣州大學;2012年

5

本文編號:3160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3160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51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