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情感論
[Abstract]: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is the value embodiment and expression form of the Chinese emotion standard culture.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is the human emotion world and the spiritual home which the calligraphy displays as the carrier. Emotion Noumenon and emotion-based cul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and cultu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emotion gives birth to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expression form of calligraphy and shows the brilliance and brillia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and historical form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o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emotion Noumenon and typic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rm is discussed emphatically.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status of emotion based culture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calligraphy emo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natur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ont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with the help of psychology, Chinese emotion classification theory and the related classification of emotion in art,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and focuses on the typical historical form. Finall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Noumenon and typic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rm. In modern social lif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emotion can create an oasis in human emotional world and spiritual homeland.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J292.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愛波;彼皆絕代才 形去留其神——歸有光與蒲松齡古文藝術相通論[J];蒲松齡研究;2002年03期
2 王光福;趙瑜;;聊齋詩意例[J];蒲松齡研究;2006年01期
3 劉艷玲;;嬌娜:棲居在精神家園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齡研究;2009年02期
4 周文斌;淺談董其昌的審美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5 厚實;郭彤;;宮體詩與花間詞文本生成背景比較解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6 鐘文華;;論審丑意識在鐘馗形象中的體現(xiàn)[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7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8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9 沃利青;;“移情”論與“意境”說比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陳祥明;;注重形式美與提高鑒賞力——中國繪畫鑒賞的理論與實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文;;英美詩人困境中的自覺審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2 陳建農(nóng);;六朝詩學中的人生體驗與人格理想[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孟慶陽;;唐前奏議文體的發(fā)展演變及其特征[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黃鴻儀;;論中國畫的“內(nèi)美”[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謝興偉;;韓拙《山水純?nèi)防L畫美學思想中的“理”論[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朱存明;;新時期以來中國美學史書寫的形態(tài)與反思[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郭濱妍;;淺析趙孟俯的“復古”思想[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8 李銳文;;論書畫同源的審美意義[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9 馬媛媛;;中國新水墨元素在紡織花型設計中的應用——關于藝術院校教學法的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10 宋丹;俞書偉;;設計無格,借景有因——淺談產(chǎn)品中的透明性設計[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高劉巍;王世貞的園林實踐與觀念[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唐s
本文編號:23460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234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