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書俱老”:融“險絕”于“平正”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n Quantin's book spectrum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position that "man and book are all ol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understanding into writ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proposition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qualit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ropos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eative methods.
【分類號】:J29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岫;;人書俱老 翰墨日新——夏湘平先生書法印象[J];軍營文化天地;2011年07期
2 鄧高正;;人書俱老楊農生[J];江西畫報;2013年03期
3 徐曉洪;;“老”之審美內涵考辨——從“人書俱老”說起[J];書法賞評;2008年01期
4 江雪;;人書俱老壽自長[J];健康生活;2010年08期
5 范迪安;;人書俱老自開新途——陳奮武書法藝術品讀[J];中國書畫;2013年10期
6 周永健;;以態(tài)就趣[J];書畫藝術;2007年03期
7 程大利;;通會之際 人書俱老——紀念大家彭友善[J];美術向導;2013年03期
8 楊吉平;;回望百年[J];書法;2012年03期
9 曹建;;且看人書俱老時,百煉鋼成繞指柔——秦效侃先生的書法藝術[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0年09期
10 馮如林;;馬根發(fā)水墨畫讀感[J];當代人;2013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邱振中;人書俱老[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林 岫;人書俱老 翰墨日新[N];中國藝術報;2006年
3 公成;人書俱老 德藝雙馨[N];美術報;2007年
4 高軍;筆精墨妙 人書俱老[N];中國文物報;2008年
5 孫洪悅;學自心源悟 神超勢逸群[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王磊 王紅利;盧山一峰閣內墨飄香[N];秦皇島日報;2012年
7 ;人書俱老與“通會之際”[N];東方早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張亞萌;作為家鄉(xiāng)人,要用好“孫過庭”這金字招牌[N];中國藝術報;2013年
9 王根權;論中國書法的評判標準[N];中華建筑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曾潔;論孫過庭《書譜》的美學理論價值[D];山東大學;2015年
2 蓋穎杰;孫過庭《書譜》美學思想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3 王楨涵;孫過庭《書譜》臨習與創(chuàng)作感受[D];河南大學;2015年
4 方世凱;孫過庭《書譜》研習體會[D];河南大學;2016年
5 耿燦;孫過庭書法情性觀的美學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6 周銀洲;論孫過庭“善書者”之標準[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7 劉華靜;書如其人說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崔陸峰;“書如其人”思想的歷史發(fā)展及意義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9 李貴明;孫過庭《書譜》創(chuàng)作思想及相關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3436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234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