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混凝土概述及其在景觀工程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 裝飾混凝土 節(jié)能環(huán)保 景觀工程 出處:《混凝土》2009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概述了裝飾混凝土的定義、源起、分類和成型工藝,分析了推廣應用裝飾混凝土對我國實施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意義,對我國使用裝飾混凝土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指出了裝飾混凝土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并著重對裝飾混凝土在景觀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origi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ing process of decorative concrete,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decorative concre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sing decorative concrete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corative concrete in the future,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decorative concrete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學院;
【分類號】:TU528.38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國經濟多年來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也為混凝土行業(yè)帶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混凝土年產量多年來穩(wěn)居世界第一,混凝土基礎理論研究和工程實用技術都取到了長足進展。當前,我國實施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對建筑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節(jié)能省地、綠色環(huán)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偉;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橋梁結構中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04年10期
2 張鳳國,李恩征;混凝土撞擊損傷模型參數的確定方法[J];彈道學報;2001年04期
3 虞孝偉,樂大容;正交設計法在泵送鋼纖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粉煤灰;2004年03期
4 崔鵬飛,李興貴;混凝土碳化分析及其耐久性預測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5 張云蓮;聚丙烯纖維與海工鋼筋混凝土的耐久性[J];腐蝕與防護;2002年11期
6 周宏凱,張云蓮;外加料對大體積混凝土溫差裂縫的控制[J];腐蝕與防護;2003年06期
7 郭運杰,王元光,王旭斌;耐熱混凝土的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4年06期
8 孫增智;申愛琴;胡長順;;聚丙烯酰胺改性水泥砂漿的強度與工藝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9 孔紹能;淺析粗集料粉塵含量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J];甘肅科技;2005年04期
10 陳益蘭,趙亞妮,李靜,曹德光;偏高嶺土替代硅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J];硅酸鹽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嚴捍東;黃國暉;;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透水路面磚的研究[A];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混凝土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石妍;方坤河;;碾壓混凝土強度特性的研究[A];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混凝土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水中和;曹蓓蓓;;水泥混凝土材料熱膨脹性能研究[A];第九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卷)[C];2005年
4 劉艷霞;陳改新;魯一暉;;高頻振搗對混凝土含氣量和抗凍性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分會七屆二次理事會議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虞孝偉;樂大容;;正交設計法在泵送鋼纖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阮炯正;于麗娜;;固定膠漿體積法優(yōu)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用研究[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黃君哲;潘德強;王勝年;;高性能混凝土在瓜達爾港口項目一期工程應用[A];港口工程分會技術交流文集[C];2005年
8 李明;熊學玉;;超長預應力結構施工對結構性能的影響分析[A];首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龍志;林開成;張海霞;楊勇;;輕骨料混凝土泵送技術的研究與應用[A];首屆山東材料大會論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拴發(fā);高性能混凝土應力腐蝕與腐蝕疲勞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2 鄭木蓮;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3 曹巨輝;玻璃纖維增強普通硅酸鹽水泥耐久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4 魏風艷;高性能水泥中低Ca/Si的C-S-H凝膠形成及其抑制ASR機理[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劉志祥;深部開采高階段尾砂充填體力學與非線性優(yōu)化設計[D];中南大學;2005年
6 江亦元;高原多年凍土隧道施工技術及工藝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7 高英力;超細粉煤灰高性能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早期收縮變形及抗裂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陳萌;混凝土結構收縮裂縫的機理分析與控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9 李峰;ZZLS生態(tài)護坡材料的劣化及其相關特性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王雨利;低強度等級泵送高石粉機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立華;多組分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與產物性質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2 劉煜;碾壓混凝土壩超緩凝復合外加劑的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2年
3 何雁斌;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技術與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福州大學;2003年
4 郝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在路面修補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5 樊玲;粘鋼加固梁柱中節(jié)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向超;低堿水泥制備技術及工程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7 王東升;自密實混凝土的試驗研究及其性能的神經網絡方法預測[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8 陳曉麟;路橋過渡段沉降控制指標及控制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9 張峰;油井水泥增韌劑的制備及性能評價[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10 尚巖;大體積混凝土材料靜、動力學性能數值模擬[D];河海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圓圓;;倫敦國際綠色建筑和節(jié)能環(huán)保展覽會Ecobuild 在英國示范綠色建筑[J];商務旅行;2010年02期
2 賀震;;節(jié)能環(huán)保:需要宣傳,更需要行動[J];環(huán)境教育;2010年01期
3 曉婷;;節(jié)能環(huán)保新產品:蠶絲針刺無紡布[J];中國纖檢;2010年01期
4 高姍姍;;節(jié)能環(huán)保過春節(jié)[J];中國信用卡;2010年03期
5 高峰;;印前CTP部門節(jié)能十諫[J];印刷技術;2010年01期
6 ;本刊2009年度節(jié)能環(huán)保十大新聞[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10年01期
7 ;遠離光污染 我們共同行動[J];晚霞;2010年06期
8 沈奕飛;;三菱電機自動化參加第4屆中日節(jié)能環(huán)保綜合論壇并簽署節(jié)能項目合作協(xié)議[J];輕工機械;2010年01期
9 ;2010年“力創(chuàng)”杯第七屆全國橡塑技術與市場研討會暨石油和化工橡塑節(jié)能環(huán)保中心成立大會[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0年02期
10 本刊編輯部;;熱烈祝賀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三次會議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發(fā)展低碳經濟,打好節(jié)能減排攻堅戰(zhàn)和持久戰(zhàn)[J];中國能源;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文清;吳瑛;吳廷華;;MWCNTs/MnWO_4光催化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允川;尚會建;蔣梁鶴;王亮;楊立彥;鄭學明;;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熱泵技術[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王瑋琳;;生態(tài)措施在節(jié)約型園林工程中的應用——以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為例[A];2009北京生態(tài)園林城市建設[C];2010年
4 唐媛;孫大明;余炎;王凱;王波;邱利民;王勤;;在節(jié)能減排大賽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金滔;湯珂;陳炯;;借助學科競賽促進本科生科研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A];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石學讓;許金新;唐洪洲;韓鐘琦;朱建國;;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企業(yè)的探索與實踐[A];2009煤炭企業(yè)管理現代化創(chuàng)新成果集[C];2010年
7 吳嘉恩;劉自力;梁振權;劉曉國;陳勝洲;;無機酸催化桉樹廢棄物液化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朱志軍;許建軍;楊威;;淺析水煤漿技術及其應用[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張冰;;工業(yè)化住宅的節(jié)能環(huán)保體系研究[A];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jié)能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馬駿;董偉;;關于未來住宅設計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忠發(fā);張德江會見日本客人[N];人民日報;2011年
2 束洪福;戰(zhàn)略性節(jié)能產業(yè)技術市場前景大[N];科技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張曉哲;“低碳”讓他們走到了一起[N];中國經濟導報;2011年
4 記者 關媛媛 實習生 周娟;五年造就十大千百億級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集群[N];重慶日報;2011年
5 胡一兮;長沙高新區(qū)新能源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蓄勢騰飛[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6 記者 陳璽撼;九項新政讓企業(yè)吃了“定心丸”[N];解放日報;2011年
7 記者 徐蒙;新興產業(yè)九大領域勁增兩成[N];解放日報;2011年
8 記者 程天賜;延慶縣引進綠色產業(yè)投資210億元[N];農民日報;2011年
9 ;“十二五”,破題鋼鐵“轉型發(fā)展”[N];中國冶金報;2011年
10 雷永亮 本報記者 胡彥殊;大企業(yè)“榜單”之變折射出什么[N];四川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夏春;殼法用酚醛樹脂微波合成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忻;XGJ公司智能電源管理器產品營銷渠道整合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徐東升;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稅制建設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徐強;藻類吸收和固定煙氣中的CO_2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4 何思明;基于市場角度的混合動力轎車造型設計趨勢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徐月云;汽車節(jié)能環(huán)保評價模型的建立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劉文弟;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劉玲;冀中地區(qū)當代農村住宅適宜性建造策略初探[D];重慶大學;2010年
8 陳維;單層和雙層槳攪拌槽內流體宏觀不穩(wěn)定現象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郭婷婷;電力節(jié)能環(huán)保經濟調度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丁睿;外資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個案考察[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546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454626.html